“爸妈每月领八千退休金,而我连社保最低档都交不起”——当00后小刘在社交平台发出这条感慨,7万条点赞几乎在一夜之间把他推上热搜。
![]()
退休金,这个本来看似只和老人有关的东西,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最大焦虑源:为什么大家同样打工,有的人家里有“定时到账”,有的人只剩月光与负债?
![]()
三个月前,我陪妈妈去社区医院开药,排队时才发现她手机里那叠医保账单背后暗藏的真相——她的退休金居然比我每月到手的工资还高出一千多块。
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原来“啃老”不是笑话,而是一种被默认的新生活模式。
现在的小县城,两个老人合起来的退休金常挂在每月六千到八千之间。
听起来不多,可它从不断档、年年涨,比起我那随时可能因公司裁员归零的工资,像一条永远开着的水龙头。
它让爸妈敢花:一年两趟云南、新疆,动辄报两三千的老年摄影团。
花归花,月底卡里还稳稳躺着余额,这底气我不敢有。
有退休金的老人不止能自理,他们还反向输出——补贴首付、包圆孙女的钢琴课、把旅游基金顺便带上孩子的机票。
贝壳研究院刚出的调查说,每三对买房小夫妻里就有一对拿到退休爸妈的“隐形首付”,平均20万,不少家庭直接省掉五年青春换贷款的煎熬。
没有退休金的家庭在饭桌上完全是另一幅景象:老人生病先问“能不能拖”、节假日儿子加班双倍工资不肯请假送医院,孩子想补课得咬牙刷分期。
抗风险能力肉眼可见的差距,被一串准时到账的数字拉成了代际鸿沟。
更令人眼红的是,“有金”家庭的子女从小就被领着算复利、用记账App练手,风险教育在家完成。
等他们长大,平均买房年龄比“无金”同龄人早三年,创业失败后回爸妈家吃半年闲饭也从容——人社部统计,这类人创业重启成功率比没有退补家庭高37%。
安全感像血液一样被退休金输送给下一代。
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年轻人躺回去的瞬间,也失去了冲出去的狠劲。
我身边不少同学一边骂公司卷,一边盘算再干两年就辞职,只因爸妈卡里还躺着十几万。
退休金成了温柔囚笼,外面风雨再大,也有人替你挡风,斗志就被一点点卸掉。
政策端正在悄悄打补丁:江苏刚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到208块,专属商业养老险去年暴增230%,但这些数字落在家庭账本上,杯水车薪。
真正的缺口不是几百块涨幅,而是有没有“持续现金流”这件盔甲。
走到今天,我才看懂当年那句风凉话——“父母有退休金,相当于家里多一个人上班”。
它既是一句夸,也是一记耳光:当退休金成了阶层分化的隐形门槛,努力更像是一场资格赛,而非胜负赛。
结尾一句话:退休金不是洪水猛兽,它只是把家底赤裸裸摊在桌面,让“起跑线”三个字第一次有了可量化的刻度——家里有没这根持续进账的水管,直接决定了下一代敢不敢赌一把人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