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5年的厂换了派遣公司,新公司说之前工龄不算数——这不是白干了?”
![]()
不少劳务派遣工遇到过这种“糊涂账”:用工单位或派遣公司一换,工龄和责任就成了“踢皮球”现场。其实法律早把规则写死了,这2种变更情形的算法、责任方,打工人别再吃哑巴亏。
先分清:劳务派遣里的“两家单位”别搞混
要掰扯清楚,先认准核心关系:
- 派遣公司(用人单位):和你签劳动合同、发工资缴社保的,是你法律上的“东家”;
- 用工单位(干活的公司):安排你上班、管考勤的,是你实际服务的地方。
这两家任何一方变动,权益算法完全不同。
情形1:换派遣公司,没换干活的厂——工龄“连起来算”
最常见的是:你一直在A厂拧螺丝,只是签合同的派遣公司从甲换成了乙。
工龄怎么算?
只要不是你主动要求换公司,且原派遣公司没给你经济补偿——你在甲公司的5年工龄,直接合并到乙公司的工龄里。哪怕换了3家派遣公司,只要没拿过补偿、岗位没动,干的每一天都算连续工龄。
四川的小王就吃过亏:原派遣公司没给补偿,新公司只认“新工龄”,后来他被辞退时按累计7年算,多拿了2.1万赔偿——关键是要留好“原公司未支付补偿”的书面证明。
责任谁来担?
后续被辞退、工伤,由新派遣公司(乙公司)担主责,但赔偿得按“累计工龄”算。如果用工单位(A厂)是主动换派遣公司的,它得和新派遣公司“连带担责”——比如A厂故意换公司躲赔偿,你可以同时告两家。
情形2:换干活的厂,没换派遣公司——工龄“加起来算”
另一种情况:派遣公司还是原来的丙公司,但把你从A厂调到B厂打包。
工龄怎么算?
只要没解除和丙公司的劳动合同,A厂的3年+B厂的2年=连续5年工龄,哪怕中间在派遣公司待岗1个月,工龄也不会断。
责任谁来担?
实行“谁用工谁负责”:在A厂干活时被拖欠加班费、受伤,找A厂;调到B厂后,日常管理、劳动保护责任归B厂,派遣公司(丙公司)兜底连带责任——比如B厂不给加班费,你可以找B厂要,也能让丙公司协助追讨。
避坑:这2个“套路”一踩就亏
1. 别签“自愿离职协议”:有些派遣公司换届时,会哄你“签了才能和新公司签合同”。一旦签了,就变成“你主动辞职”,之前工龄直接清零——不是真辞职,这协议绝对不能碰。
2. 别信口头承诺:无论新旧单位怎么说“肯定认工龄”,都要在新合同里写清楚“工龄连续计算”,或者让对方出书面证明。
权益受损?3步快速维权
1. 攒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记录、考勤表(能证明你在哪干活、干了多久);
2. 先协商:带着证据找两家单位,明确要求“按累计工龄算、担责任”——多数单位不想闹到劳动部门;
3. 找部门撑腰:协商不成,直接去干活的厂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法律会认你的累计工龄。
劳务派遣的“身份”再特殊,工龄也不是“一笔糊涂账”——非本人原因换单位,工龄不白干;谁用工、谁管理,谁就得担责。下次遇到单位变更,别慌也别忍,留好证据按规则来,才是给自个儿的工作“上保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