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放宽稀土出口的管控尺度,美国财长贝森特就迫不及待站出来发声。
他走访一家新建稀土矿物加工中心时,直言“美国已再次获得独立”,还说2026到2027年美国制造业会持续“腾飞”。
![]()
支撑这番豪言的,不过是该中心造出的一块磁铁。
这场景多少有点让人意外,难道美国真的已经打破稀土领域的技术掣肘了?
一块磁铁的象征意义,撑不起稀土自主的野心
贝森特的公开表态,在舆论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
他特意选择在稀土加工中心发声,显然是想借这处新建设施和那块磁铁,传递美国稀土产业崛起的信号。
单从“25年来美国首次在本土制造出磁铁”这一点来看,确实算个突破。
毕竟这么多年来,美国在稀土中下游领域几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
但这突破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本来想顺着贝森特的话说美国进步不小,但后来发现,实验室里造出一块样品,和能批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完全是两码事。
![]()
中国在稀土领域深耕数十年,形成的产业生态可不是短期能追赶的。
相关数据能直观说明问题,全球大部分稀土加工工作和磁体生产都由中国完成。
美国虽然有芒廷帕斯这样的稀土矿,但长期缺乏冶炼与分离技术。
开采出来的原材料,之前一直要送到中国加工。
![]()
一家美国磁业公司的创始人说得很实在,部分美国客户的需求标准,是中国几十年产业积累才达成的,他们现在还做不到。
如此看来,贝森特拿着一块磁铁就喊“独立”,未免太心急了点。
中美战略布局差异,美国难破三重现实枷锁
中方放松稀土出口管制,其实藏着深层的战略考量。
![]()
商务部多次强调,愿意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和各方加强沟通合作。
这就很清楚了,中方只是管控出口而非禁止,和美方禁止对华出口高规格芯片的做法完全不同。
中方这样的布局很有智慧。
如果完全禁止稀土出口,反而会倒逼美国及其盟友不计代价自主攻关。
美方禁止高规格芯片出口就是前车之鉴,原本中国在芯片领域还有部分依赖,禁令一出,反而加速了中方自主攻关的步伐。
![]()
中方显然不想在稀土领域重蹈这个覆辙,给对方留有余地,其实是为了巩固自身在产业中的长期话语权。
美国想实现稀土自主,面临的可不止技术问题。
从历史来看,奥巴马时期就已经着手重建稀土供应链,可这么多年过去,成果依然寥寥。
技术成熟度不够、成本居高不下、产业规模难以扩大,这三座大山摆在面前。
更何况,美国的政治环境也不支持长期投入。
![]()
特朗普任期只剩三年多,两党争斗又激烈,“稀土自主”的成果如果出不了在两人任期内,他们恐怕不会愿意“为他人作嫁衣”。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美国把实验室的短期突破当成了产业成熟的标志。
毫无疑问,稀土产业的构建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和技术积累,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
中方的管控政策,既保障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又守住了自身的产业优势,这步棋走得相当稳妥。
![]()
贝森特的豪言壮语更像是一种政治表态,而非对产业现状的客观判断。
短期内,美国稀土产品在技术、成本和规模上,都无法与中国成熟的产业生态相提并论。
就算把时间线拉长,美国要实现真正的稀土自主,也得先打破技术、成本和政治层面的多重阻碍。
![]()
稀土领域的博弈,本质上是产业实力和战略智慧的较量,光靠一块磁铁和几句口号,显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全球产业链的稳定需要各国合作共赢,而非单边博弈,这或许是中美稀土之争背后,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