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S05毕节绕城高速汉屯服务区及S306国省干道,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五支队一大队执法人员正借助无人机,让交通执法工作从“地面巡查”到“空地协同”的跨越,这双灵动的“空中鹰眼”正以科技之力构建起“空中+地面”的立体化执法新格局。
![]()
执法人员操作无人机。
自无人机投入使用后,故障救援效率实现质的提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喊话装置的无人机,在日常巡查中可快速覆盖长距离路段,精准捕捉应急车道、行车道内的故障车辆及滞留司乘人员。一旦发现情况,执法人员通过无人机喊话装置,第一时间告知司机“请开启双闪警示灯,在车辆后方150米处摆放警示标志,迅速撤离至护栏外安全区域”,同时根据无人机回传的精准定位和现场画面,快速调度就近执法车辆、清障力量赶赴现场。在近期工作中,大队通过无人机巡查先后发现3起高速车辆故障求助,完成救援处置,既为司机解了燃眉之急,也最大限度降低了道路拥堵和安全风险。
![]()
无人机巡查高速。
在违法查处领域,无人机已构建起“空中发现、地面查处”的高效闭环。此前,大队在巡查中发现疑似擅自搭接公路道口的违法行为,立即调度无人机升空侦查,几分钟内便传回挖掘机施工的清晰画面,执法人员凭此证据快速处置,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普法教育,最终当事人主动整改,实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
应急处置中,无人机更显“快反优势”。遇道路拥堵时,它能第一时间升空勘察,实时传回车流分布、拥堵节点等全景信息,为地面执法人员制定疏导方案、调配力量争取黄金时间。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期间,高速公路迎来探亲流和旅游流的双重冲击,大队面临车流高峰、通行缓慢、司乘易焦躁的三重考验。执法人员操作无人机开启喊话装置,一边温柔安抚:“各位司乘朋友,前方路段正有序疏导,请耐心等候”,一边实时播报通行进展和绕行提示,既缓解了司乘焦虑情绪,又引导大家规范通行,用科技温度+高效处置提升出行体验。
下一步,大队将持续探索“无人机+”执法模式,将无人机作为迎战抗凝保畅与春运保障的科技利器,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防线。(文/图 杨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