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揭晓,四川两人榜上有名

0
分享至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

11月8日,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公布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者名单。15名地质科技工作者获得地质界“最高荣誉”。其中,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第二地质大队许向宁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奖、成都理工大学侯明才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为纪念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而设置的,是面向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层次地质科学奖,已成为地质界乃至全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奖项。奖项自1989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一人只能获得一次,并作为终身荣誉。

本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包括8名野外奖和7名科研奖,获选者来自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等地勘队伍,中国冶金、紫金矿业等企业,以及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既有扎根戈壁荒原数十载的勘查队员,也有长期深耕实验室前沿理论的学者。

此次荣获野外奖的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队长许向宁,聚焦地质找矿、地灾防治、生态修复等主责主业,推进开展地质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领军人才团队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荣获科研奖的成都理工大学侯明才,现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深时沉积学和古地理重建的研究、教学及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地质调查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近百项。

【新闻延伸】

回眸致敬:四川已有24名地质工作者荣获这一殊荣

刚刚揭晓的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名单,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能源账单、环境安全息息相关。

记者梳理发现,自1989年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发至今,已评选出298位获奖者,其中有24名四川或者在川工作的地质工作者获此殊荣,他们或扎根野外,或深耕理论,发现大型钒钛、稀土、锂矿等重要矿产,为我国重要的钒钛钢铁基地、稀土基地建设等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起回眸致敬这些地质领域的工作者——

刘宝珺

奖项:地质科技研究者奖

时任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研究所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致力于沉积地质学、矿床学等方面研究,取得开创性成果。

龚茂清

奖项: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时任冶金部西南地勘局高级工程师。

江天寿

奖项:地质科技研究者奖

任职于地质矿产部探矿工艺研究所,致力于地质定向钻探技术等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奖项。

张云湘

奖项: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时任地质矿产部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组织指导完成我国第一个铜镍矿的地勘工作。

王金琪

时任地质矿产部西南石油地质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卓元

奖项:地质教师奖

时任成都理工学院教授,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带头申报“石油地质”和“工程地质”两个国家重点学科。

李学仁

奖项: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时任化工部四川化工地质勘查院高级工程师,发现和勘探查明多处大中型磷矿床。

金景福

时任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在铀矿地质研究领域有重要成就,为我国铀矿成矿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骆耀南

奖项: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时任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探明了两个大型钒钛磁铁矿、一个大型稀土矿等矿产资源。

秦 震

奖项: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时任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探明多处攀枝花特大型钒钛磁铁矿,推动冕宁牦牛坪稀土矿的普查勘探工作。

王成善

时任成都理工大学教授,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玉书

奖项:野外地质工作者

时任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教授级高工,在地质找矿中有突出贡献,在攀枝花红格特大型铁矿勘察中有重大发现。

黄润秋

奖项:地质科学奖教师奖

时任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陈才金

奖项: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时任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8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矿产勘查与科研工作,在探明超大型银铅锌矿床、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普查找矿中作出突出贡献。

杨克明

奖项: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时任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教授级高工。

丁俊

奖项: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时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和三江地区地质勘查工作,在西南地区地质找矿突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潘桂棠

奖项:科研奖

时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地质、大地构造、新构造、区域成矿学研究,是我国考察过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各大山系的少数地质学家之一。

徐春春

奖项:野外奖

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立全

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二级研究员,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及西南三江地区地质调查与区域成矿研究。

许强

现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教授,从事斜坡变形破坏理论与防治技术研究,在滑坡成因机理、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学术成就。

唐文春

奖项:野外奖

时任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基础地质工作,探明了四处大型及超大型锂矿等矿产资源。

李光明

奖项:野外奖

现任职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系统建立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模型,指导发现驱龙超大型铜矿。

(整理自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官网、相关公开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爱看头条 incentive-icons
爱看头条
红星新闻网是成都新闻门户网站
125655文章数 628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