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访华前给下马威?德国纳格尔威胁报复中国,学美施压却忘经济困境

0
分享至

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在副总理克林拜尔访华前夕的强硬表态,像一颗投入本就波澜起伏的中德关系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预期。这位财政高官公开扬言,若中国行动导致中欧贸易关系恶化,欧洲需准备报复措施。此言一出,国际舆论场顿时哗然——毕竟,德国经济正陷入连续两年萎缩的困境,汽车产业利润暴跌,制造业产出持续下滑,此时向最大贸易伙伴发出威胁,无异于在暴风雨中亲手凿穿自己的船底。



纳格尔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德国近期对华矛盾姿态的延续。 不到一个月前,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定访华行程在临行前48小时突然取消。德方对外解释是“中方未安排足够会谈”,但柏林外交圈心知肚明,真正原因在于瓦德富尔在台湾问题上的危险玩火。他一方面声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另一方面又妄言“反对改变台海现状”,却刻意回避反对“台独”这一核心立场。这种试探中国红线的行为,自然招致中方强硬回应。取消访华11天后,瓦德富尔不得不主动请求与王毅通话,表态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并希望“尽早”重新安排访华。

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显现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状。 一边是外交部长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挑衅中国,另一边是副总理急着访华修复关系;一边是央行行长放出报复言论,另一边是商界领袖呼吁尽快恢复对话。这种矛盾姿态背后,是德国经济困境与政治傲慢的激烈碰撞。数据显示,德国GDP已连续第二年萎缩,工业生产较2017年峰值下降20%-30%。大众汽车税后利润暴跌38%,保时捷第三季度利润惊人下滑99%,奔驰净利润腰斩。这些数字勾勒出一个工业巨人步履蹒跚的清晰轮廓。

德国汽车产业的危机尤为深刻地暴露了其对华依赖。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盈利曾占其全球利润的30%,过去四十年累计从中国获利高达1300亿至1500亿欧元。奔驰在华累计利润接近2000亿欧元,中国成为其最大单一市场。然而,当荷兰当局在美国压力下强行接管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时,德国的反应却是沉默甚至支持。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公开称赞荷兰的行动“符合欧盟战略方向”,这种选边站队直接触发了中国的反制措施。10月4日,中国对关键半导体元件实施出口管制,德国汽车产业立即陷入供应链危机。

安世半导体事件成为检验中德经济关系韧性的试金石。 这家被中资闻泰科技收购的企业,虽然规模不大,却是欧洲汽车产业的命脉——49%的欧洲汽车企业直接采购其产品,全行业平均使用率达86%。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后,欧盟半导体库存迅速告急,分销商一周内两次提价。大众汽车声称已找到“替代供应商”的说法遭到业内普遍质疑,因为安世的元器件已深度融入生产线,更换供应商需要数月重新认证,甚至数个季度调整供应链。三分之一的欧洲汽车供应链企业以安世为独家供应商,这种依赖不是短期能解决的。



德国部分政客的认知似乎仍停留在全球化黄金时代。 他们幻想可以一边在政治层面对华示强,一边在经济层面继续享受合作红利。纳格尔的报复威胁建立在错误前提上——认为中国会因压力而让步。然而现实是,中国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已形成结构性权力。稀土只是冰山一角,中国控制着全球90%的稀土供应,更是众多关键原材料和中间品的主要来源。德国汽车产业需要的不仅是稀土,还有电池材料、电子元件等众多依赖中国供应的产品。

中国的反制底气来自其日益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技术进步。 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持续推进,许多细分领域已实现批量出货。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舰载机训练成功等军事科技进步,同样印证了中国高端制造能力的提升。当德国政客谈论“报复”时,他们需要明白中国手中可打的牌远比想象中多。供应链反制只是其中一种,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的吸引力更是重要筹码。大众、宝马、奔驰等德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直接关系到它们的全球竞争力。

德国面临的不仅是短期供应链危机,更是长期结构性问题。 数十年来,德国将生产环节外包,削弱了自身技术积累,形成对外部供应链的致命依赖。与此同时,德国在技术转型关键时期固步自封,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和软件开发等决定未来竞争力的领域明显落后。大众汽车的软件部门CARIAD累计亏损超75亿美元,研发进度多次延误,车机系统体验严重落后于特斯拉、比亚迪等对手。这些问题不是靠政治施压能解决的。

默茨政府的外交冒险正在将德国带入危险境地。 先是以政治原因切断拥有1.5亿人口的俄罗斯市场,后又在对华关系上摇摆不定。这种追随美国而非基于国家利益制定的政策,让德国企业付出沉重代价。商界领袖的焦虑显而易见——中国德国商会明确表示,许多涉及在华企业的重要议题亟需面对面讨论,希望双方尽快重新安排会晤。

德国的困境也是整个欧盟的缩影。 法国马克龙政府近期威胁动用欧盟《反胁迫工具法案》对抗中国稀土管制,却忽视了自己财政赤字率高达5.8%、公共债务占GDP比重突破114%的脆弱经济现实。法国曾在2024年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结果中国立即对欧盟白兰地实施反制,直接重创法国酿酒业。这些案例表明,欧盟成员国在对华强硬前,需要先掂量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中德关系的未来取决于德国能否正视现实、调整心态。 王毅在与瓦德富尔通话时指出,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希望经历分裂之痛的德国能充分理解和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番话既是历史提醒,也是现实警示。德国需要认识到,合作才能共赢,对抗只会双输。



克林拜尔副总理的访华行程将成为检验德国政策转向的关键节点。如果德方代表能带着务实态度而非意识形态偏见来到谈判桌,中德关系仍有重回正轨的可能。但若继续效仿美国的霸权思维,试图通过施压获取利益,那么纳格尔的“报复”威胁最终报复的将是德国自己。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舞台上,实力永远是最终的语言——而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准备好了所有必要的词汇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傲骨真心 incentive-icons
傲骨真心
一个有深度、有格局的作者
2077文章数 150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