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结束,不仅美国开始喊起来“不要脱钩要合作”的口号,欧盟对中国的态度也变得客气了不少。
![]()
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中国外长王毅
已经有多位欧洲高官,提前公布了访华行程,率先抵达的是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的外交部长查赫克纳。
这还是近10年以来,首位访问中国的爱沙尼亚外长,以至于专机一落地北京,查赫克纳就不禁感叹,如今中国发展已是日新月异。
说起波罗的海国家,可能不少人对其没什么好印象,这主要也是因为另一个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之前公然违背对华承诺、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所谓“代表处”,损害了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也正是因为有立陶宛的前车之鉴在前,爱沙尼亚在处理涉台议题时谨慎了不少,近期还被曝出“卡了台当局两年,未允许其设立代表处”的消息。
![]()
爱沙尼亚卡了台当局两年
对于这种识时务的做法,中方也给出了积极回应。就在查赫克纳抵达中国之前,中国外交部就正式宣布:对包括爱沙尼亚在内的40多个国家延长免签政策。
这可以视作为一份“见面礼”,因为免签政策从来都是国家间信任的“晴雨表”,此次中方对爱沙尼亚送上“免签大礼”,背后是双向奔赴的诚意。
作为最早加入中国免签“朋友圈”的国家之一,爱沙尼亚在过去几年里,切实感受到了这一政策红利,旅游观光需求持续攀升。
也正因如此,查赫克纳在会谈中特意提及此事,并且一个劲儿的向中方表达感谢,称赞延长免签有利于两国人员往来和商业合作。
![]()
中方宣布免签政策
除此之外,爱沙尼亚这次还格外上道,明确重申爱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坚持和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可以说,爱沙尼亚的积极回应,展现了小国外交的务实智慧,通过政治承诺,搭建经贸桥梁。
更值得关注的是,爱沙尼亚作为欧盟成员国的身份,它的表态也为中欧关系注入了一定的动力。
尤其是在中欧磋商进程陷入僵持的背景下,查赫克纳此次访华,承载着传递欧洲商界诉求的重要使命。
2024年贸易额显示,中国已成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而欧盟也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这种深度互嵌的经贸关系,让“脱钩断链”的幻想不切实际。
![]()
中欧经贸往来密切
在此背景下之下,王毅外长在会谈中,顺势提出“愿同欧方商签自贸协定”。
这恰恰是把握了中欧建交 50周年的关键历史节点,给了欧盟一次选择跟中方务实合作的机会。
至于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就要看欧盟自己的选择了。相信过去这段时间,中美经贸博弈的过程,也给了欧洲国家一些启示:
盲目跟随美国参与对华科技围堵,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中美之间已经达成了磋商共识,欧盟要是还继续“头铁”,那就是看不清形势了。
与其充当美国的“打手”、倒不如跟中国保持良性互动,为中欧自贸谈判搭建“桥梁”,如此才是最符合欧洲自身利益的正确做法。
![]()
欧盟需拿出务实态度看待对华合作
总而言之,希望欧盟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时代窗口下,推动自贸协定尽快落地,,跟中方做大合作的蛋糕!只要坚持相互尊重、务实合作,就能实现共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