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第一章 破碎的家
七岁那年的冬天特别冷。窗外北风呼啸,吹得破旧的窗户纸哗哗作响。林小雨蜷缩在墙角,看着爸爸林大勇把妈妈李秀英的衣服一件件扔出门外。
“滚!带着你这个赔钱货一起滚!”林大勇脸色铁青,手上的青筋暴起。一件妈妈的蓝色棉袄落在泥水里,迅速被污水浸透。
李秀英跪在地上,双手死死抱住林大勇的腿:“大勇,求你看在孩子的份上……”
“看什么看?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还有脸留在这个家?”林大勇一脚踢开她,转头瞥见角落里的林小雨,眼神冷得像冰。
林小雨吓得浑身发抖。昨天爸爸还给她买糖吃,今天却像变了个人。
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林大勇粗暴地拽起李秀英,把她往门外推。林小雨哭着跑过去抱住妈妈的腿。
“妈,别丢下我!”
李秀英转身想抱女儿,却被林大勇一把拉开。“丫头片子你要就带走,别碍我眼。”
最终,林小雨和妈妈只带走了几件随身衣物。林大勇扔给李秀英一个信封,里面是皱巴巴的两百块钱。
“就当这些年的补偿,以后别来找我。”
天色阴沉,飘着细碎的雪花。李秀英牵着女儿的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村路上。林小雨回头望去,那个她生活了七年的家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风雪中。
她们在镇上最便宜的招待所住了一晚。房间潮湿阴冷,被子有股霉味。林小雨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整夜未眠。
第二天,李秀英带着女儿坐上了去县城的班车。她听说那里有家纺织厂在招工。
纺织厂的女工宿舍住了八个人,李秀英和女儿挤在一张狭窄的单人床上。宿舍里永远弥漫着棉絮和汗水的味道。李秀英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回来时手指经常被针扎得红肿。
林小雨在附近的民工小学借读。同学们知道她没爸爸,经常欺负她。有一次,几个男生把她围在厕所门口,抢走她的书包扔进水坑。
“没爹的野种!滚回你的乡下!”
林小雨抹着眼泪捡起湿透的书包。课本已经被水泡得字迹模糊,那是妈妈用半个月工资给她买的。
那天晚上,林小雨在宿舍后面的水槽边偷偷洗书包。李秀英下班回来,看见女儿冻得通红的双手,一把将她搂在怀里。
“小雨,妈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三个月后,李秀英在工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张建军。张建军在县城开了家小五金店,妻子病逝三年,没有孩子。相亲那天,他请母女俩在街边面馆吃了碗牛肉面。
“我会对你们好的。”张建军话不多,但看向李秀英的眼神很真诚。
林小雨低头吃着面,热腾腾的雾气熏得她眼睛发酸。她记得爸爸以前也常带她去吃面,总是把牛肉夹到她碗里。可现在,那个家再也回不去了。
再婚很简单,李秀英带着女儿搬进了张建军在城郊的家。那是个带小院子的平房,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张建军话少,但做事踏实。他给林小雨准备了新书包,还在她床头放了只毛绒小狗。
“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林小雨抱着毛绒小狗,闻着上面阳光的味道,轻轻点了点头。
日子平静地过着。每天清晨,李秀英为丈夫和女儿做好早饭,然后去纺织厂上班。张建军看店,下午准时回家做饭。林小雨放学后会在五金店写作业,晚上一家三口围着小桌子吃饭。
有时林小雨会想起亲生父亲。她偷偷把爸爸给的那只旧铅笔盒藏在床底,偶尔拿出来看看。铅笔盒上的卡通图案已经磨损,就像那些模糊的回忆。
一天放学,林小雨看见校门口有个熟悉的身影。林大勇穿着邋遢的工装,胡子拉碴,手里拎着个塑料袋。
“小雨,爸想你了。”
林小雨站在原地没动。半年不见,爸爸苍老了许多,眼神不再像以前那样凶狠,而是带着她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你阿姨跑了,爸一个人……”林大勇递过塑料袋,里面是几个干瘪的苹果。“爸现在困难,你能跟张叔叔说说,借爸点钱吗?”
林小雨后退一步,摇摇头。“叔叔对我很好,你不要来找我们了。”
林大勇的眼神瞬间变得凶狠,但很快又软下来。“好,好,爸以后再来找你。”
看着父亲蹒跚离去的背影,林小雨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她没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和继父。
那天晚上,林小雨梦见爸爸把她搂在怀里,指着天上的星星讲故事。醒来时,枕头湿了一片。
第二章 十岁生日
转眼三年过去,林小雨十岁了。生日那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她脸上。厨房传来妈妈准备早餐的声响,还有继父压低嗓门的说话声。
“小雨醒了没?蛋糕藏好了吗?”
林小雨闭着眼装睡,嘴角却忍不住上扬。这三年,张建军对她视如己出。虽然话不多,但会默默记下她喜欢吃的菜,在她生病时整夜守着。同学再也不敢笑她是“没爹的野种”,因为她每次家长会,张建军都会准时参加。
“小雨,起床吃长寿面了!”李秀英推开房门,脸上带着温柔的笑。
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面条,下面还藏了两个荷包蛋。这是老家的习俗,生日吃藏蛋的长寿面,寓意健康平安。
张建军轻咳一声,从身后拿出个扎着粉色丝带的小盒子。“小雨,生日快乐。”
盒子里是条银链子,坠着个小小的星星。这是林小雨人生中的第一件首饰。她小心翼翼地摸着冰凉的链子,眼睛发亮。
“谢谢叔叔。”
“该叫爸爸了。”李秀英轻声提醒。
林小雨张了张嘴,那个称呼在嘴边打转,却怎么也叫不出口。张建军摆摆手:“没事,叫叔叔也挺好。”
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张建军开门,见是居委会王主任带着几个穿制服的人。
“老张,好消息!这一片要拆迁了!”
整个上午,家里人来人往。邻居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拆迁政策,测量人员拿着尺子进进出出。张建军的小院子和五间平房,测量面积居然有二百多平米。
“按照政策,能换三套楼房,或者要现金补偿。”王主任拿着计算器按了半天,报出一个数字:“现金补偿大概二百八十万。”
围观的人群发出惊呼。二百八十万,在当时的县城能买十来套房子。
张建军愣在原地,半晌才反应过来。他转头看向正在做作业的林小雨,突然大步走过去把女儿抱起来转了个圈。
“小雨,你真是我们家的福星!”
林小雨吓了一跳,手里的铅笔掉在地上。继父从未如此激动过,连妈妈都抹着眼角笑。
晚上,亲戚们闻讯赶来庆贺,顺便给林小雨过生日。大伯拍着张建军的肩:“建军啊,你这步棋走对了!当初娶秀英带着孩子,我们还劝你,现在看真是赚大了!”
三婶拉着李秀英的手:“要我说,就是小雨带来的福气!这孩子一看就是有福相的!”
张建军多喝了几杯,脸红扑扑的。他切了块最大的蛋糕给林小雨,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以后小雨就是我们家的福星!想要什么跟爸说!”
林小雨捧着蛋糕,奶油甜腻的味道在嘴里化开。她看着周围笑脸盈盈的大人们,第一次感受到被重视的滋味。
深夜,客人们散去。林小雨躺在床上,摸着脖子上的星星项链。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项链闪着微弱的光。
妈妈推门进来,坐在床边。“小雨,今天开心吗?”
“开心。”林小雨犹豫了一下,“妈,爸爸……林叔叔还会来找我们吗?”
李秀英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别想那么多了,现在张叔叔对咱们好,咱们要知足。”
“嗯。”林小雨闭上眼,听见妈妈轻声说:“有了这笔钱,咱们小雨以后就是富二代了,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
富二代是什么?林小雨不太明白,但听起来是好事。
第三章 富二代生活
拆迁款很快到位,张建军在县城最好的小区买了两套相邻的三居室。一套自家住,一套出租。他还盘下了临街的一家大店铺,五金店生意扩大了三倍。
林小雨转到了县实验小学。新同学都知道她家刚得了拆迁款,有个调皮男生给她起外号“拆迁公主”。但这次没人敢欺负她,因为老师特别关照这个“有福气”的孩子。
张建军对女儿几乎有求必应。最新款的书包、最贵的文具、报最好的辅导班。林小雨说想学钢琴,第二天家里就多了架星海牌立式钢琴。
“咱们小雨现在是富二代了,就要有富二代的样子。”张建军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然而变化悄然发生。李秀英怀孕了。得知消息那天,张建军在饭店摆了两桌请亲戚庆祝。席间,大伯开玩笑:“建军,这下有自己孩子了,可不能偏心啊。”
张建军喝得满面红光:“放心,小雨是我的福星,我肯定一视同仁。”
但林小雨敏感地察觉到了变化。继父依然对她很好,但更多是物质上的满足。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似乎随着妈妈肚子一天天变大而逐渐减少。
弟弟出生那天,张建军在产房外喜极而泣。他给儿子取名张天赐,意为上天赐予的礼物。
月子里,亲戚朋友来探望,带来的礼物堆满次卧。三婶抱着胖乎乎的婴儿,笑着说:“这下建军有后了,小雨也要当姐姐了。”
林小雨站在婴儿床边,看着熟睡的弟弟。小家伙粉嫩嫩的脸蛋,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张建军走过来,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头发,眼神是林小雨从未见过的温柔。
“秀英,咱们天赐长得真像我。”
李秀英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笑容幸福。“是啊,嘴巴和鼻子都像你。”
林小雨默默退出房间。客厅的墙上还挂着她和妈妈、继父的合影,那是拆迁后不久拍的。照片上,三个人紧紧靠在一起,笑得无比开心。现在,这张照片显得有些不完整了。
弟弟满月酒办得比林小雨的十岁生日还要隆重。张建军在县城最好的酒店摆了二十桌,还请了表演班子。司仪在台上高喊:“祝张天赐小朋友健康快乐,长大后继承家业!”
宾客们纷纷敬酒祝贺。林小雨坐在角落,小口吃着蛋糕。今天的蛋糕比她生日那个更大更漂亮,但她觉得没有那天的甜。
“小雨,来抱抱弟弟。”李秀英招手叫她。
林小雨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接过软乎乎的婴儿。弟弟在她怀里扭动,突然哇哇大哭起来。张建军赶紧接过去,轻声哄着:“哦哦,天赐不哭,爸爸在这儿。”
“可能孩子认生。”亲戚打圆场。
张建军笑笑:“是啊,小雨平时上学,陪弟弟时间少。”
林小雨低头看着自己空荡荡的双手,心里也空落落的。她想起测量拆迁面积那天,继父把她抱起来转圈,说她是福星。现在,弟弟才是这个家真正的“福星”。
一天放学,林小雨看见校门口有个熟悉的身影。林大勇穿着干净了许多,手里拎着个崭新的书包。
“小雨,爸在城里工地找了活干。”林大勇把书包递过来,“听说你考了第一名,真棒。”
书包是粉色的,上面印着漂亮的公主图案,比林小雨现在用的还要高级。她犹豫了一下,没有接。
“叔叔对我很好,你不用给我买东西。”
林大勇眼神黯淡下来:“爸爸知道错了,以前对不起你们母女……”
这时,张建军开车来接女儿。看到林大勇,他脸色顿时沉下来。
“你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