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太原出发,沿着京昆高速,驱车百余公里,便抵达吕梁山东麓——汾阳。
沿路望去,一片片高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红色构成了初识汾阳的视觉色调;
“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熬制后粥油厚实,口感绵软回甘。”在山西汾都香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汾都香”)的直播间内,粒粒小米色泽金黄;
一手持剪刀,一手扶树枝,村民张效齐正在给果树进行秋剪。每年初秋,张效齐的核桃就以绿果形式在田间地头直接售卖……
火红、金黄、嫩绿,不同的颜色浓缩了这片热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流传千古的唐诗彰显着汾阳源远流长的酿造史。近年来,带着这份历史的馈赠,汾阳市着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今年,高粱种植达到了18万亩,创历史新高。”汾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带记者来到“汾享杏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出酒率高、稳产性好、耐瘠性强,今年试验种植的高粱有三十余种……你看!这么大的土地没有地垄,真正实现了连片种植。”一路向前,工作人员带记者来到西马寨村村委会议室。
在会议室的数字大屏上,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系统,主目录、分系统,土壤PH值、产量预估,各项数据密密麻麻。
“无论是旱情还是虫灾,提前一周预防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是虫情类别、虫情总数,二化螟、二点委夜蛾应是主要防治的种类。”工作人员表示,酿酒高粱对质量的要求远远高于普通高粱,借助科技才能对高粱的种植实现有效管理。
颗粒归仓,是对劳作最高的敬意。西马寨村还结合村内实际,高标准建成了粮食仓储中心,在经过清杂、脱壳、烘干等多道工序后,每一粒高粱都完成了从农作物到酿酒原粮的华丽蜕变。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汾阳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扶持推进高粱全产业链开发,并提供包括最低保护价收购、治虫服务补助、灾害保险保费补贴以及种植补助在内的多项支持政策,让农民种“粱”更有保障。
如果说高粱种植是汾阳立足历史禀赋而构建的新生态,那么汾州小米则是该市依托种业优势而发展的新产业。
在山西这片被誉为“小杂粮王国”的土地上,小米作为“百谷之长”,承载着深厚的乡土情怀。上世纪90年代,晋谷21号小米就诞生在汾阳,而今,这粒小米借助互联网的实现了新的发展。
小米卖的好,品质是基础。“自打年轻的时候贩粮食,就知道晋谷21号好——金黄通透、浓稠香醇。”山西汾都香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汾都香”)董事长贾景敦带着记者参观厂里的生产线:“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去渣、筛选等13道大工序和36道小工序。”
为了保证小米的品质,汾都香构建了从“原原种—原种—良种”的三级繁育体系,不仅满足了自身基地需求,更面向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河北、新疆等六大省区推广输出优质晋谷系列谷种累计达420余万斤,推广应用面积超过800万亩。
酒香也怕巷深。在电商领域,创新构建“云端粮仓”新零售体系;在物流端,投资6200余万元建成了高效的电商货物处理中心,配备了自动化物流发货系统,并与电商平台数据实时对接,将错发、漏发率控制在0.1%以下,构建覆盖全国的柔性配送网络,确保全国主要城市48小时送达。
不同于小米,汾阳的核桃瞄准的是国际市场。
“噔噔噔……”随着核桃过滤机的工作,不同口径大小的核桃被分类称重、装袋。“货物总价值89870美元,1720袋,总计43000千克。”这批核桃即将青岛口岸报关出口。
“一部分出口,还有一部分经过深加工制成各种休闲食品。”山西马一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乙芳介绍,现在深加工差不多有三十多个品种,有琥珀的、芝麻的、椒盐的,还有香辣味、芥末味等等。
此外,为了进一步夯实“汾州核桃”(汾阳古称“汾州”)的品质建设,“山西干果大数据中心”微信小程序已对社会开放。通过该系统,既可以准确判定干果市场的价格趋势和产销走向,而且还可以在实现干果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截至目前,汾阳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延伸,已培育出核桃精加工规模企业60多家,从事核桃购销和加工的中小型企业及商户1000多家,初步形成产、供、贮、加、销一体化发展的核桃全产业链条,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核桃加工、销售集散市场。全年核桃加工量达到了30万吨,产值超过36亿元,直接出口创汇1亿美元。
来源:人民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