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700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可点击上面“耳机”图标收听音频
最近楼市真没什么好消息,相反坏消息却接连而至。
首先是中国银行研究院公布了一个数据,全国平均住房断供率为3.7%,相比三年前翻倍,部分三四线城市断供率超过了5%。
断供的房子自然会被银行收去,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法拍,今年上半年法拍房数量超过17万套,这还是各地大力压减法拍房之后的数据;另一种是直售,银行通过二手房市场来卖房,这个数据也不容忽视。
据媒体报道,仅四川农信一家银行,就有2.4万套房子在挂牌销售,广东农信超过1.2万套,其他比较多的银行还包括兰州银行1779套,吉林银行2099套,天津银行1227套等。
未来的二手房市场,银行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玩家,也会成为左右二手房价格的关键因素。
法拍也好,直售也好,银行卖出的价格一定是不会高的,这些房产对于银行来说就是不良资产,能够回收多少是多少。
除了价低,银行放出的二手房量也不会小,特别是一些炒房客聚集的楼盘,这种银行资产可能还会源源不绝。
这给广大等待解放的房东又出了一个难题。今年9月以来,房东们几乎都经历了一个从希望到幻灭的过程,去年的救市大招没有重现,金九银十毫无起色,房价在纠结中一路下行。
甚至一点震荡都没有看到。
10月底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关于房地产的部分也只有只言片语,在那些原则性的表述里,丝毫没有看到救市的影子:加强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优化保障房供给,增加改善型商品房建设。
没有一条能体现出救市的紧迫性。
在老司机看来,政策是有意让房地产自然见底,他们可能认为副作用是有限的,或者认为房地产对于整个经济不那么重要了。
至于事实是否如此,这几年大家的切身体会应该很能说明问题,在房价普遍下跌超过40%以后,买房的人不是增多了而是减少了,整个社零的增长不是加快了而是降低了,那个非常敏感的饭碗率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
当然,在东西大PK的宏观叙事下面,这些小痛苦都是可以忍受的,也有人说是必须要忍受的。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摆在个体面前的现实问题终究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就像现在的房东,拿着吧看不到希望,割了吧下不去手,怎么选择好像都不对。
对于老司机来说这同样是个难题,很多人来咨询我,希望我能给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但抱歉我没有。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能帮房东把房卖掉,而且还能卖个好价格,或者不卖房也能解决债务,我早就成亿万富翁了。
三年前来咨询我,我能给出90分的方案,二年前我能给出80分的方案,现在才来咨询,我恐怕只能给出及格分的方案了。
这就像看医生,三年前吃药就行,二年前手术就行,现在必须要截肢才能保命了。
但是如果不来咨询,一意孤行或者听之任之,有些人恐怕命都保不住了。
老司机说这话绝非危言耸听,在我有限的接触范围内,以现在的市价,资不抵债的人已经有数十位了,他们大多是在上一波热潮中过度加杠杆,有些甚至在2023年还在疯狂加杠杆,通过循环授信来做首付,通过做高房价来高抵押,在最近两年的下跌中完全被击穿了。
还有少部分房东是因为收入出现较大的变动,比如失业,原来的房贷难以为继,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情况不多,一般出现在多套房的房东身上,本质上也是杠杆加得过头了。
还有些房东虽然没有击穿,但离这条生死线已经不远了,或许房价再下跌10%-20%,就完全资不抵债了。
上个月,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面对汹涌的违约潮,央行都开口子了。
在灾难般的下跌面前,如果做不到全身而退,至少也需要考虑风险隔离,比如公司债务与家庭资产的隔离,个人负债与老婆孩子隔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