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日,《大连日报》迎来了创报80周年纪念日。一批铁杆读者纷纷从各地赶到位于东关街的大报时光馆去打卡留念,大家不约而同的发朋友圈或者公众号证明自己与《大连日报》曾经有过不一般情感。
我自己作为曾经《大连日报》培养的一名报道员,自然也是非常重视的。没有想到,自己因为工作给耽误了……如果不是11月7日下午,我与在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工作的好友申湘东通电话,将会留下遗憾。他告诉我大连日报时光馆今天下班前将闭馆,加速忙完手头工作,正在撤展之际,我连跑带颠居然赶到了,在大报时光馆留下最珍贵是定格,有幸成为第99680打卡读者。幸运的让自己都不敢相信,但是数据却是真真切切的。
“希望该同志回部队后继续努力,争取在新闻写作上有更大的进步。”这是1991年11月我结束《大连日报》政法部3个月实习生活后,报社给自己实习鉴定中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指明了我的人生路。至今,《大连日报》实习学员鉴定被我珍藏。那是1991年9月,热爱新闻报道工作还是普通一兵的我被组织选送到大连日报社政法部实习,因此在中山区世纪街76号度过的3个月的难忘时光。在报社编辑和记者的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与帮助下,我的新闻敏感性和写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先后在《大连日报》一版、二版以及《前哨》《周末》《青春》《理论》《教育》等专版上发表消息、通讯、言论和文学作品30余篇,并且有多篇文章被中央、省、市级新闻单位采用,有幸参加了当年的社庆,当年荣获《大连日报》优秀通讯员,并被部队记三等功表彰。
![]()
11月7日,下午16点多大连日报时光馆正在撤展,没有想到自己能够赶到。时光馆大门口,大连晚报刘伟一下子认出了我,热情上来打招呼,自己心里暖暖的。大连电视台老员工现任大连传媒集团天歌传媒融合发展部经理贾喜财也过来打招呼了,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姗姗来迟居然还能够遇到这么多曾经的故交。当年从《大连广播电视报》加盟《大连日报》地产部的王美玲,我们一同去深圳参加住博会,从她的朋友圈得知她曾在东关街大报时光馆连续五次值班,如今就职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全媒体地产部副主任的她今天是专门陪房企老板来参观……王美玲和贾喜财热情接待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提醒我抓紧时间照相,不然一会就没有背景墙了……打心里让我感动,抓紧时间行动、因为撤展以后将很难再有机会留下让自己心仪的定格照片!
看着展示的内容,思绪又情不自禁的到《大连日报》的实习鉴定上:正是因为新闻写作的特长,1992年我被组织推荐考入海军政治学院基层政工班学习,拥有了由兵到干部转变的机会。上学2年期间,自己经常回到大连日报社继续向编辑和记者求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坚持不懈的新闻写作,让我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论坛》《中国纪律监察报》《中国改革报》《中国海洋报》《中国社会报》《大连日报》等报刊又发表作品超过100多篇,自己成为海军政治学院第一个被记功毕业的战士学员。
![]()
军校毕业分配,我回到了位于市城区的部队机关工作,我的工作单位与大连日报近在咫尺,更给自己从事的宣传工作带来方便与帮助。因为新闻报道工作成绩突出,自己不仅多年荣获大连日报优秀通讯员表彰,而且2次被组织破格提拔。1996年底,我由一线部队调入海军政治学院,成为一名军校写作教员,也因此与文字开启了终生约定。
军旅20载,3次荣立军功。曾任10余家报刊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32部,发表作品1000余篇,获征文奖近100项。2004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自主择业,投身会展业,一晃又是20多个春秋,作为策划部长、公司监事、董事、高管,自己的主业始终主要还是与文字打交道。一年复一年,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撰写策划案、材料及推文超100万字。自己还成为了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从《大连日报》学习归来,给自己认识的中国汉字“排队”已经成为当下自己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不离不弃。
![]()
![]()
2024年五一小长假,我陪妻子儿子一家人去宁波旅游,兴起写了一篇游记,没有想到得到报社编辑认可。于是,一鼓作气,接二连三的将每次旅游给记录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发表了100多篇游记为主的文章。至今自己清晰的记得自己第一次在《大连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1990年,算起来距今已经35个年头了……“希望该同志回部队后继续努力,争取在新闻写作上有更大的进步。”《大连日报》实习学员鉴定一直陪伴我,时刻提醒并且激励着我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80周年,《大连日报》一路走来。1945年11月1日《人民呼声》创刊,1946年6月1日,《人民呼声》改名《大连日报》,1949年3月31日,《关东日报》与《大连日报》合并,改名《旅大人民日报》,1956年1月1日,易名《旅大日报》,1981年3月1日,再次改名《大连日报》,作为党的喉舌,《大连日报》创造了一系列传奇、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为报业在新时代的生存、发展、壮大播种了种子,为今后继续引领时尚、引领潮流、引领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0周年再创辉煌,3月实习刻骨铭心!
![]()
![]()
![]()
![]()
☆ 本文作者简介:倪玉,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连会议展览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自主择业教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用名:王玉,笔名:海无边、宁浦。军旅20载,3次荣立军功。曾任10余家报刊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32部,发表作品1000余篇,获征文奖近100项。从事会展业20多年,撰写策划案、材料及推文超100万字。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