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资本局-石韬
![]()
2025年11月6日,新能源重卡及智能公路货运解决方案科技公司Deepway深向(深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表,成为国内首家冲击港股的智能新能源重卡新势力。
招股书显示,Deepway成立五年间实现跨越式增长,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收从4.26亿元飙升至15.06亿元,累计交付新能源重卡约6400台,凭借“正向定义”技术路线稳居全球相关市场销量第一,在零碳物流与智能驾驶浪潮中抢占行业先机。
一、营收三年复合增超300%,毛利持续提升亏损仍扩大
营收方面,Deepway三年中取得营收爆发式增长:2023年营收4.26亿元,2024年同比激增362.2%至19.69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5.06亿元,同比增长96.6%,三年间营收规模扩大超35倍,展现出强劲市场拓展能力。
![]()
营收增长的同时,公司的毛利稳步改善,2023年毛利182万元,2024年增至979万元,2025年上半年毛利大幅提升至4414万元,三电系统自研落地带动成本控制初见成效,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不容忽视的是,深向的亏损规模仍在扩大:2022年至2024年期间亏损分别为2.66亿元、3.89亿元、6.75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3.71亿元,主要因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2-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达9.48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79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超40%。
二、累计交付6400台,正向定义技术构筑行业壁垒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核心产品落地成效显著,推出深向星辰、深向星途两款主力车型,2023年交付509台,2024年交付3002台,2025年上半年交付2873台,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交付约6400台,在手订单1400台,覆盖快递、港口、干线、寒区等全场景需求。
同时,深向全球首家实现正向定义智能新能源重卡批量交付,货箱容积率较油改电重卡提升9.6%,分布式驱动动力链能量转化效率提升14%;全栈自研三电系统,2025年起搭载新款车型,技术降本效果显著。
智能化方面,深向自主研发天玑智能驾驶矩阵,2000余台交付车辆搭载辅助驾驶系统“天玑・随行”,编队运输系统“天玑・雁行”进入多场景用户适配测试,无人驾驶系统“天玑・独行”获北京、天津、合肥等地测试牌照并开展常态化测试,是唯一实现ADAS功能量产交付的智能新能源重卡企业。
据悉,深向2024年新增客户187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92家,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同时在新加坡、泰国、阿联酋等6国建立海外销售渠道,成为中国首家实现海外交付的正向定义新能源重卡企业。
三、四年融资超20亿百度联想加持
•核心股东持股稳定:万钧、上海钧纬、北京成岳及员工激励平台构成DeepWay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彼等共同拥有并有权控制DeepWay的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6.22%的权益。
百度持股17.28%,貔头持股为0.69%,启明旗下QM208持股为4.8%,BOCOM International、苏州慕华分别持股为0.69%,联想天津持股2.83%,无锡核芯持股0.67%,光跃投资持股为1.15%。
•多轮融资补血发展:2020年Pre-A轮获百度、狮桥集团联合投资;2022年A轮融资4.6亿元,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交银国际等;2023年A+轮融资7.7亿元,由魏桥创业、软银中国资本领投;2024年B轮融资7.5亿元,中安资本、普华资本联合领投;2025年完成数十亿元C轮融资,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领投,四年累计融资超20亿元,为研发与产能扩张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
•核心管理层:董事长兼CEO万钧,同时担任狮桥融资租赁公司CEO,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具备丰富的物流行业运营与资本运作经验,为公司战略方向掌舵。
四、现金储备5.93亿元,客户分散支撑可持续运营
招股书显示,深向现金储备充足,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5.93亿元,且2025上半年经营现金流转正,叠加2025年数十亿元C轮融资,可有效覆盖短期研发投入、销售网络建设及基础设施扩建需求。
![]()
客户结构方面,公司2024年新增客户187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92家,客户群体持续扩大,未出现单一客户依赖风险,市场覆盖广度持续提升。
观点:高增长与高投入并存,智能化+全球化成破局关键
AI资本局认为,Deepway深向的招股书呈现出科技创业公司“高增长、高投入、未盈利”的典型特征。从优势来看,公司凭借正向定义技术路线实现差异化竞争,累计交付6400台的成绩验证了产品市场认可度,营收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0%展现强劲增长势能,叠加百度Apollo智能驾驶技术授权、核心三电系统自研及多轮资本加持,在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赛道中卡位优势明显。
但需注意,公司仍处于投入期,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超17亿元,研发投入持续高位,规模化效应尚未完全释放,盈利拐点尚未显现。此外,新能源重卡长途场景补能基础设施不足、行业竞争加剧、高阶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仍可能影响公司未来发展节奏。
从近期动作来看,公司赴港上市募资、推进三电工厂建设、拓展海外市场、加码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战略方向清晰。未来预判,短期内公司将聚焦三大核心任务:
1.加速湖州三电智慧工厂投产,通过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毛利持续提升;
2.推进智能编队运输系统商业化落地,探索软件订阅服务等新收入来源,优化盈利结构;
3.深化海外渠道布局,借助技术自研优势获取原产地认证,抢占全球新能源重卡增量市场。
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提升、补能基础设施完善及智能驾驶技术成熟,公司有望实现“规模效应+技术溢价”双轮驱动的盈利突破,但需在维持高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亏损,这将是其上市后估值能否持续支撑的核心看点。
AI资本局是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资本市场动态的专业观察与分析平台。我们密切追踪AI企业的融资、上市、并购等资本运作,深入分析行业趋势与投资机会,为行业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洞见。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与资本深度融合的时代,我们致力于成为连接AI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桥梁,助力中国AI企业实现价值发现与增长。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