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岁的王大爷最近总感觉腰酸乏力,晚上起夜次数越来越多。家里人都劝他去医院看看,可王大爷偏偏觉得,“就是年纪大了,谁这把岁数没点小毛病?”
直到有一天,他体检报告里的肾功能指标亮起了红灯,医生详细询问一番后,竟然把“真凶”指向了每天餐桌上普普通通的几样食物。“
很多人都以为,只是高盐饮食才伤肾,其实厨房里有四类食物,长期摄入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加重肾脏的压力尤其是其中一款。
非常容易被大家忽视,但却可能直接影响肾脏健康。”医生的提醒让在场的家人都愣住了:这么常见的东西,竟然真的这么危险吗?
![]()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不吃太咸、不喝酒,肾就不会出问题。肾病,往往就是被忽略的小习惯慢慢累积出来的。到底哪些厨房里的“隐形杀手”,正在加速肾脏受损?尤其是最后一项,可能你每天都在吃,现在“抓紧改”,还来得及!
医生在多年门诊经验中发现,那些肾功能受损的中老年患者,饮食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高盐、高糖、高嘌呤和高磷食物摄入都偏高。这些元素本身不起眼,却直接关乎肾脏健康:
我们都知道咸菜、腊肉、酱菜这些“下饭神器”含盐很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建议:每日盐摄入应控制在5克以下,否则长期高盐饮食,会使肾脏过度负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仅如此,每天盐分摄入超标使慢性肾病风险增加12.6%,且高血压也会进一步加速肾损。
![]()
你以为“肾病和糖没关系”?其实长期高糖饮食,不仅容易引起糖尿病,还会引起“高血糖性肾损害”。国家糖尿病中心公布:近3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进展为糖尿病肾病。而这类肾脏损伤往往前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已属晚期。
很多人喜欢喝啤酒、吃海鲜、动物内脏。这些食物含嘌呤丰富,易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正渐渐变成人们的第三大代谢负担。中国营养学会报告表示,血尿酸持续升高的人,患肾衰竭风险比正常人高2倍以上。
![]()
高磷隐形食物
你是不是特别爱喝奶茶、碳酸饮料?或者爱吃火锅里的加工肉丸、速冻食品?这些食物含有大量无机磷添加剂。
在肾脏功能正常时,磷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一旦受损,体内磷元素堆积会加重肾损伤、诱发骨质疏松、甚至心血管并发症增加47%。
医生指出,很多患者直到肾衰竭,才醒悟这个隐藏已久的祸根。
![]()
不少朋友会疑惑,要是少吃这些食物,肾脏健康真能有改善吗?全国权威研究显示,慢性肾炎病友在饮食管控两个月后,肾功能指标平均改善8.4%;而高磷饮食人群减少磷摄入半年后,骨痛症状缓解超70%。
中老年患者减少高嘌呤、高盐饮食后,血压、血尿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一项涉及2680名患有2期慢性肾病患者的队列研究发现:减少盐和磷的摄入后,肾功能恶化年进展率下降36.7%。
但想获得这种正向变化,还得“躲开厨房四大坑”,同时注意其他生活细节。尤其是高磷隐形添加剂,建议日常购物时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远离各种速食和含“磷酸盐”的饮品。
![]()
控制盐分总量:做饭时少放盐,少用酱油、蚝油、调味包,外出就餐尽量点“清淡口味”。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食材提味。
警惕高糖陷阱:少吃蛋糕、甜点、含糖饮料,留意早餐豆浆、奶茶里的“加糖陷阱”,必要时用无糖、代糖产品替代。
![]()
高嘌呤食物限量:每周海鲜、动物内脏不超过1次,啤酒、烈性酒最好避免;痛风易感人群更要警惕。
警戒无机磷添加剂:少选肉丸、香肠、鱼豆腐等加工食品,饮料成分表出现“磷酸盐”要引起警觉,坚果、蔬果新鲜原味更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