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1月9日,缅甸空军正式接收2架中国产运 - 8F-200运输机与3架俄罗斯的米-38Т直升机,成为全球首个采购米-38系列直升机的国家。从机身特殊的方形舷窗不难判断,这三架米-38Т均为VIP要员运输型,而这款被俄军寄予厚望的中型直升机,终于在研制四十余年后实现了首次出口。
![]()
米-38T的研发历程十分坎坷,堪称是一波三折。早在1983年米里设计局就启动了该项目,1989年巴黎航展展出模型时曾引发广泛关注,原计划在1992至1993年完成首飞,却因苏联解体陷入停滞。由于资金短缺、供应链断裂让这款直升机的研发进度一拖再拖,直到2004年10月才完成首次飞行演示。最初计划年产千架的目标,最终因市场被同类机型挤压、俄军采购乏力而落空。
米-38的早期设计并不完善,随后俄罗斯推出了改进型的米-38T,大量应用西方设备。在2011年5月19日,军用改进型的米-38T首次公开试飞,俄军直到2019年初才接收首架该型直升机,截至目前包括原型机在内的总产量仅十余架,其中原型机就占了4架。而且,目前交付的米-38T都使用了十几年前进口的西方航电设备。由于西方制裁,目前的生产是不可持续的,需要把主要设备都更换为国产,才有可能大批量交付。
![]()
俄军对米-38T直升机的性能评价极高(当然,俄式吹牛笔,你懂得),认为其未来十几年内仍是全球顶尖的中型军用直升机,综合性能超越美国UH-60黑鹰和中国直-20。这款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15.6吨,客舱可容纳30名全副武装的伞兵,外部悬挂或内部携带有效载荷达5吨,最大飞行速度300公里/小时,航程可达1000公里。通过加装额外燃油箱可进一步拓展作战半径,适配运输、空投、搜救等多种任务,能在热带、海洋、寒区乃至北极等复杂气候环境下稳定运行。
对缅甸而言,采购米-38T主要是为了弥补近年米-17系列直升机坠毁或被击落造成的战力缺口,米-38T拥有较先进的导航系统和全天候飞行能力,能显著提升军方的战场投送与后勤支援效率。
![]()
米-38T的核心优势之一是摆脱了对乌克兰发动机的依赖。此前俄罗斯多款主力直升机,包括米-8、米-171、卡-52等,均依赖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TV3-117系列涡轴发动机。为实现自主可控,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专门为米-38T配套研发了TV7-117V涡轮轴发动机,由莫斯科车尔尼雪夫机械制造企业生产。
新型TV7-117V涡轮轴发动机基于伊尔-114支线客机的涡桨发动机衍生而来,与TV3-117相比,燃油效率提高1.17倍,功率提升1.27倍,正常起飞功率2800马力,应急状态下可提升至3550马力,使用寿命达6000小时。同时,它还成功替代了此前进口的加拿大PW127T/S涡轴发动机,让米-38T的动力系统完全实现国产化。
![]()
此外,米 - 38T搭载的IBKO-38机载设备能为机组人员提供全面的飞行数据支持,有效降低任务压力并保障飞行安全。机舱内部可灵活配置可拆卸座椅、卫生设备和滚轮装置,兼顾人员运输与货物装载需求,这种多用途设计对装备体系相对简单的缅甸空军而言极具吸引力。根据公开信息推测,缅甸早在2020年就与俄方签署采购合同,时任俄罗斯直升机公司总经理的安德烈・博金斯基当年9月便确认收到三架直升机的预付款,此次交付正是该合同的第一批次执行结果。长达5年时间俄罗斯只交付3架米-38T,缅甸等得黄花菜都凉了。
值得关注的是,我军曾对这款米-38直升机期待不小,可惜如今免费送,也看不上眼了。本世纪初,俄方曾承诺最晚2008年开始交付米-38,将中国视为米-38的重要采购方,而当时中国确实对这款性能更先进的直升机抱有期待。但最终中国并未下单,核心原因有两点:一是项目进度严重拖延,从首飞至量产耗时十余年,远远超出预期;二是价格居高不下,米-38T单价高达1500至2000万美元,是俄罗斯出口米-171直升机单价(约600万美元)的2.5倍以上,性价比优势并不明显。
![]()
更关键的是,在米-38T反复拖延的过程中,中国国产直升机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13年12月,直-20战术通用直升机成功首飞,这款第四代直升机采用电传飞控、旋翼防除冰等先进技术,具备全疆域、全天候作战能力,核心性能已超越美国黑鹰直升机。直-20不仅能适应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环境,还能满足多军兵种的多样化任务需求。与此同时,直-18系列直升机也逐步成熟,在性能上已能与米-38T 分庭抗礼,完全填补了国产中型通用直升机的空白。
俄罗斯米-38T的境遇与中国直-20 的崛起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款因体制变革、资金短缺而命运多舛,即便技术先进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款则凭借国家战略支持和科研团队的不懈攻关,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
![]()
中国放弃米-38T直升机,一是俄罗斯直升机工业的发展实在太拉胯,二是我们国防工业自主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现代军事装备领域,依赖进口不仅面临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风险,更可能因外部环境变化陷入被动。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构建完整自主的产业体系,才能为国防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