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卖2块一碗被大妈举报,停业整改后,再开张价格让大妈傻眼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老三,你这豆腐脑怎么卖2块钱?"

孙桂花站在摊前,声音尖锐得像刀子。

赵老三低着头搅拌着锅里的豆腐脑,没吭声。

三天后,城管来了,检查结果让他不得不停业整改。

半个月后重新开张,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都在等着看价格。

孙桂花挤到最前面,准备看赵老三的笑话。

当赵老三指向新的价格牌时,孙桂花愣住了,那个数字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01

早上五点半,菜市场还笼罩在晨雾里。

赵老三推着小推车从巷子里出来,车上装着一口大铁锅,几个保温箱,还有一堆瓶瓶罐罐。他在菜市场门口的老位置停下,开始支摊。

先把折叠桌撑开,铺上塑料布,摆好各种配菜。榨菜丝,咸菜丁,花生米,辣椒油,香菜末,紫菜虾皮汤。每样都装在小盒子里,用勺子舀着卖。

铁锅架在煤气灶上,点火,加水,等水开了把豆腐脑倒进去。白嫩嫩的豆腐脑在锅里轻轻翻滚,散发着豆香味。

赵老三干这行三年了,手艺是跟父亲学的。父亲做了一辈子豆腐,传给他的不只是手艺,还有那几个祖传的配方。卤水调得好,豆腐脑就嫩;配菜搭得巧,味道就香。

六点钟,第一批顾客来了。

"老三,来一碗。"

"好嘞。"

赵老三拿起大勺子,在锅里轻轻一舀,一块完整的豆腐脑就盛到了碗里。加点榨菜丝,撒点香菜末,滴几滴辣椒油,最后浇上调好的咸汤。

"2块钱。"

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价格。2块钱一碗,料足味正,在这片算是中等水平。

生意还不错,特别是早上七八点的时候,上班族和买菜的大妈们都会来一碗。有些老顾客一喝就是三年,都认这个味儿。

孙桂花是在第三个月出现的。

她住在菜市场后面的小区里,每天早上都要从这里经过。起初只是路过看看,后来开始在摊前停留,挑三拣四。

"这豆腐脑看着不怎么样啊。"

"2块钱是不是有点贵?"

"隔壁老王家才卖1块5呢。"

赵老三每次都客气地解释:"我这用的是优质黄豆,卤水是祖传配方,配菜也比别家丰富。"

孙桂花撇撇嘴:"说得天花乱坠的,还不就是豆腐脑。"

她从来不买,但总是要站在那里评论几句。时间长了,赵老三也习惯了,当她是空气。

问题是孙桂花不满足于当空气。

她开始在其他顾客面前说话:"你们别被他骗了,这豆腐脑根本不值2块钱。隔壁老王家便宜又好吃,何必在这里受宰?"

有几个顾客听了她的话,真的去了老王家。赵老三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但也没办法。做生意嘛,总会遇到这种人。

胖婶在隔壁卖煎饼,看不过去了:"孙桂花,你这人怎么回事?人家老三老老实实做生意,你老在这里搅和什么?"

"我这是为大家好。"孙桂花理直气壮,"这年头奸商太多,得有人站出来说话。"

"你要觉得贵就别买呗,何必在这里影响人家生意?"

"我就是看不惯有人宰客。"

两个人越说越激烈,差点吵起来。赵老三赶紧劝和:"算了算了,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和气生财。"

但孙桂花显然不打算和气。

她开始天天来,不买东西,专门找茬。今天说豆腐脑太咸,明天说配菜不新鲜,后天说卫生不好。每次都要大声嚷嚷,生怕别人听不见。



赵老三的脾气再好也有受不了的时候。有一天他忍不住说:"孙桂花,你要是觉得我这里不好,就别来了。我又没求着你买。"

"我来不来是我的自由,这里又不是你家。"孙桂花瞪着眼睛,"我就是要看着你,免得你坑害老百姓。"

"我坑害谁了?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2块钱一碗豆腐脑还不叫坑害?"

两个人当街吵了起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劝架,有人起哄。最后还是陈城管路过,把事情平息了。

"有什么矛盾私下解决,别在这里影响秩序。"陈城管说。

孙桂花气呼呼地走了,丢下一句话:"你们等着看吧,我迟早要治治这种奸商。"

02

从那以后,孙桂花变得更加疯狂。她不光在摊前闹,还到处宣传赵老三的"罪状"。在小区里,在菜市场里,在公交车上,见人就说赵老三如何如何坑人。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听了她的话,真的以为赵老三是什么黑心商贩。生意开始受影响,每天的收入明显下降。

赵老三想换个地方,但好位置都被人占了,而且他在这里已经有了固定顾客,不想轻易放弃。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周三的早上。

那天天气不好,下着小雨,生意比平时更清淡。孙桂花打着伞过来,照例要找茬。

"今天怎么这么冷清啊?是不是大家都知道你这里不好了?"她幸灾乐祸地说。

赵老三正在清洗勺子,没理她。

孙桂花见他不搭话,更加来劲了:"我跟你说,做人要凭良心。你这2块钱一碗的豆腐脑,良心在哪里?"

"你要是没事就走吧,别在这里耽误我做生意。"赵老三终于开口了。

"我就不走,怎么着?"孙桂花把伞放在一边,"我今天倒要尝尝你这2块钱的豆腐脑到底什么味道。"

她掏出2块钱拍在桌上:"来一碗。"

赵老三愣了一下,没想到她真的要买。但既然给钱了,他也不能不卖。舀了一碗豆腐脑,按照标准配菜,递给孙桂花。

孙桂花接过碗,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慢慢地嚼着。然后她突然大叫起来:"有头发!这里面有头发丝!"

她把碗高高举起,让所有人都能看见勺子上挑着的一根细细的头发丝。

"大家都来看看,这就是2块钱的豆腐脑!连基本的卫生都保证不了!"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有人开始对赵老三指指点点。

"可能是风吹进去的,我重新给你换一碗。"赵老三赶紧解释。

"换什么换?这说明你这里卫生条件根本不行!"孙桂花越说越激动,"我要举报你!我现在就打电话举报你!"

她掏出手机,当着所有人的面拨通了举报电话。

"喂,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吗?我要举报一个卖豆腐脑的,卫生条件特别差,食物里有头发丝,还有老鼠出没..."

赵老三听得目瞪口呆:"什么老鼠?你胡说什么?"

"我昨天亲眼看见的!"孙桂花理直气壮。

电话里的工作人员说会派人来检查,孙桂花满意地挂了电话。

"这下看你还怎么坑人!"她得意洋洋地走了。

围观的群众也渐渐散去,留下赵老三一个人站在摊前发呆。胖婶走过来安慰他:"老三,你别往心里去,孙桂花这人就是有病。"

"我真的没见过老鼠。"赵老三说,"这里哪来的老鼠?"

"她就是故意找茬,谁不知道啊。"

但不管怎么说,举报已经打了,检查肯定会来。赵老三只能硬着头皮等着。

三天后的上午,陈城管带着几个穿制服的人来了。他们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还有卫生监督员。

"你好,我们接到举报,需要检查一下你的经营状况。"领头的工作人员很客气。

"好的,随便检查。"赵老三配合地站在一边。

检查人员把摊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询问了各种证件。健康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该有的都有,但有些细节确实存在问题。

"你这个操作台高度不符合规定,按标准应该离地面80厘米,你这个只有70厘米。"

"防蝇设施也不到位,应该有防蝇网或者防蝇罩。"

"还有,你的健康证过期了,需要重新办理。"

赵老三仔细一看,健康证确实过期了一个月。他平时太忙,忘记了更换时间。

"这些问题都需要整改,按照规定,你需要停业整改,把所有手续办齐了才能重新开业。"陈城管说。

"那要多长时间?"

"看你整改的速度,快的话半个月,慢的话一个月。"

赵老三心里咯噔一下。停业半个月,意味着半个月没有收入,而且还要花钱整改设备。

"没办法,规定就是规定。"陈城管看出了他的为难,"你配合一点,尽快整改,我们也会尽快审批。"

检查人员走了,赵老三开始收拾摊位。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

孙桂花也来了,她站在人群后面,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容。



"早就该管管了。"她大声说,"现在的商贩太没良心了,什么钱都敢赚。"

胖婶听不下去了:"孙桂花,你够了。人家老三老老实实做生意,你这样做太过分了。"

"我怎么过分了?我这是为大家好。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难道不应该严格管理?"

"你就是看不得人家好。"

"我看不得奸商好,怎么了?"

两个人又要吵起来,赵老三赶紧劝阻:"算了,都别吵了。既然出了问题,就按规定整改。"

他把最后的豆腐脑分给几个老顾客,然后收拾东西回家。

03

停业的日子比想象中更难熬。

赵老三每天跑各种部门,重新体检办健康证,购买符合标准的设备,改造操作台,安装防蝇设施。这些加起来花了将近一万块钱,把家里的积蓄掏了个底朝天。

老婆开始抱怨:"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做这个生意。你看人家孙桂花,天天闲着没事,还能管东管西的。"

"她闲是因为她男人退休金高。"赵老三说,"咱们不做这个,还能做什么?"

"那也不能让人这么欺负啊。"

赵老三不说话了。他知道老婆心里也憋着气,但发牢骚解决不了问题。

胖婶时不时会来看看他,带点消息:"孙桂花到处跟人说,这次一定要把你搞垮,让你再也开不了张。"

"她还说什么了?"

"她说你这种人就不应该做生意,早晚要出大事。还说等你重新开张,她继续举报,直到把你举报到没地方开为止。"

赵老三握紧了拳头,又慢慢松开。

半个月后,所有手续都办齐了。新的操作台,新的防蝇设施,新的健康证,一切都符合标准。陈城管来验收,很快就批准了重新开业。

"以后注意保持,别再出问题了。"陈城管提醒他。

"一定注意。"赵老三保证道。

重新开张的前一天晚上,赵老三失眠了。他在想,明天孙桂花肯定会来看热闹,看他的笑话。她会怎么说?会不会继续找茬?会不会再举报?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生意本来就不容易,遇到这种人只能认倒霉。

第二天早上,赵老三照常五点半出摊。新摊位看起来确实比以前规整多了,操作台更高,防蝇设施很齐全,所有的配菜都用玻璃罩子罩着。

六点钟,第一个顾客来了,是个老熟人。

"老三,你终于开张了。这半个月我都不知道去哪里吃豆腐脑。"

"让大家久等了。"赵老三笑着招呼。

越来越多的老顾客聚过来,大家都很关心一个问题。

"老三,现在多少钱一碗啊?"

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整改花了那么多钱,成本肯定增加了,是不是要涨价?

人群中有人在议论:"肯定要涨价了,花了那么多钱,不涨价怎么回本?"

"涨多少合适呢?涨到3块?"

"3块太贵了,我们这些老百姓吃不起。"

孙桂花也挤在人群里,她的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在她看来,赵老三要么涨价失去顾客,要么不涨价亏本倒闭,无论哪种结果都是她愿意看到的。

赵老三擦了擦手,深吸一口气,指向新制作的价格牌。孙桂花凑近一看,瞬间愣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