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网公布了《202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公告》。
上述公告显示,获奖编号为“2024-Z04-1-01”的项目“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获得了202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该项目的提名者和完成单位均为清华大学,主要完成人包括:颜宁、邓东、闫创业、袁亚飞、党尚宇、孙林峰、吴建平、王佳伟。
该团队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颜宁的团队。
此外,清华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11项,牵头获一等奖数量居所有报奖单位首位。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网公布的《202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公告》部分获奖名单截图。
据媒体报道,颜宁是结构生物学家,多年来,她致力于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
在国际上,颜宁团队首次揭示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
而上述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中,邓东、吴建平都是颜宁教授的学生、合作人,已经共事多年。
公开资料显示,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04年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2007年,年仅30岁的颜宁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
2022年11月1日,颜宁宣布回国,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2022年12月10日,她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2023年3月,她获聘为深圳湾实验室主任,同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5年2月,全国妇联在京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颜宁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曾刊文《清华大学研究组全球首次获取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饿死癌细胞或成可能》介绍,现年37岁的颜宁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杰出的青年科学家,2007年从普林斯顿大学回到清华医学院担任教授至今,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成果于2009、2012年两次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学进展重点引用,并入选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文章介绍,第一作者邓东博士为80后,他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刚刚开始博士后的研究。三位共同第一作者都是90后,徐超、吴建平目前均为清华大学博士二年级学生,共同第一作者孙鹏程是生命学院本科生,于大二加入其班主任颜宁实验室。此外,本科来自清华化学生物基础科学实验班、现为五年级博士研究生的闫创业和本科来自清华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现为一年级博士生的胡名旭在这项研究中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长安街知事、澎湃新闻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