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黄浦江畔再迎全球客商。而在这场举世瞩目的东方盛会中,来自杨浦的志愿服务力量以专业队伍精准赋能、关怀服务温暖人心,让志愿力量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助力构筑温暖“风景线”。
![]()
01
小语种服务闪耀进博会,志愿讲解展现城市风貌
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的小语种调度中心,成为连接全球客商的重要枢纽。在这里,一群来自杨浦高校的“小语种”志愿者以法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12类语种特长,在翻译引导、会务协调等岗位上全情投入。他们用精准的语言传递中国声音,以热忱的服务化解沟通壁垒,成为进博会国际舞台上一抹独特的“杨浦青春色彩”。
这种专业精神的传承,在杨浦高校志愿者团队中形成了生动实践。复旦大学87名学子经过严格选拔,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与担当的“小叶子”团队;上海财经大学的77名志愿者中,多人凭借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始终以昂扬姿态诠释青春的挺膺担当;上海体育大学的志愿者则凭借高层次政治素质与外语能力,成为服务一线的尖兵力量。
在10月的首次进馆培训中,电气工程学部的“电气力量”尤为亮眼——这些曾以会员小管家身份服务过往届进博会的学子,主动将动线引导、应急处理等经验手把手传授给新成员,让志愿精神在代际接力中持续闪光。
![]()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林俊豪是进博会志愿者中一张熟悉的面孔,他从第六届的初出茅庐,到第七届的独当一面,再到第八届的骨干力量,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普通“小叶子”到资深志愿者的蜕变。
今年,林俊豪以长期管理岗志愿者的身份深度参与第八届进博会筹备工作。他化身为“资料库”和“活地图”,系统收集资料,梳理各展馆亮点,精心预演嘉宾巡馆路线。在团队中,他不仅协助老师进行前期培训与岗位分配,更成为新任组长的“最强后盾”,将此前两届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
除了场馆内的志愿服务,场馆之外的志愿服务也是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提地,杨浦滨江在本次进博会中既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之一,也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
每个周末,善馨应急救护队的志愿者们身着统一制服,沿江开展安全巡视,同时化身“城市向导”,为中外游客提供进博打卡点推荐、游览指引等便民服务,通过志愿者的专业指引让游客感受上海和杨浦的温度。
![]()
“寻迹人民城市”讲述志愿服务队亦是一张志愿服务城市“名片”,“老杨树宣讲汇”、“路二少年说”、“杨浦滨江红色讲解队”等16支讲述志愿队立足杨浦滨江沿岸、城市地标、特色街区、文博场馆、工人新村展示馆等场所,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满怀志愿精神讲好城市故事,成为一道展现杨浦变迁和人民美好生活的“人文秀带”。
![]()
02
构建温暖关怀激励体系,让志愿者“安心服务、暖心成长”
依托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杨浦探索建立荣誉激励体系与成长平台联动机制,致力于让志愿者们感受组织的温暖与关怀。
在岗前赋能阶段,区妇联联合得物、麦兰威典等企业为志愿者开设“简历提升坊”“职场修炼所”等实用课程。上海汇聚创智人力资源顾问王成杰亲自指导志愿者优化中英文简历,这一举措已帮助32名学生获得实习机会,实现了志愿服务与职业发展的无缝衔接。
岗中支持方面,上海至善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公益之星”志愿服务队开展了“至善青年·护航进博”系列行动,为进博会志愿者开展心理咨询、情绪疏导和科普解答等服务,做“志愿者的志愿者”。一位志愿者感慨道:“这些细节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岗后激励环节,区志愿者协会将把优秀代表纳入杨浦区志愿者人才库,提供交流分享、成长锻炼的更多平台,力争形成“服务-成长-反馈”的良性循环。
![]()
从展馆内外到滨江之畔,从多语服务到城市讲述,杨浦志愿者们在融入城市发展大局中淬炼成长。
未来,杨浦区委社会工作部将依托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继续加强动员体系建设,让更多志愿者在奉献中遇见更有力量的自己,在服务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使命担当。
文字丨窦雨琪
图片丨窦雨琪
编辑丨熊乙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