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月,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它既不像金秋九月那么温暖,也不像年末十二月那般热闹。可在北美院线,这却是一个无比尴尬的月份——整个10月份的票房只有4.25亿美元,创下了近27年来的新低,仅比1997年那个“惨兮兮的10月”高一点,而这个数字还完全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如果你穿越回1997年,遇到当时的观众,他们可能会忍不住问,现在票房咋那么低?然后你回答,这是2023年的惨况,他们估计会更惊讶。
![]()
事情的怪异之处就在这儿。今年5月暑期档风风光光,《侏罗纪世界4》、《真人版驯龙高手》、《星际宝贝史迪奇》等一系列大片轮番登场,外媒那时候纷纷打气,感叹好莱坞终于从疫情和编剧演员罢工的大坑里爬出来了。观众一度以为,电影院的“好日子”终于回来了。谁也没想到,10月份一转弯,北美院线又像迷路的孩子一样,冷冷清清。
事情当然不是因为天气转凉了,毕竟电影院也没啥季节性可言,但这个奇怪的低迷票房还是挺值得说道说道。咱们先从10月的票房头几名聊起吧——第一名是迪士尼的新片《创:战神》,这部片子讲得挺热血,但是票房冷得可以,整月累计票房也就6340万美元,连它那高额制作成本都远远没捞回来;第二名《黑色电话2》,成绩稍好点,但也仅仅5300万美元;第三名呢,有点不走寻常路,那就是泰勒·斯威夫特的新专辑派对电影,光周末三天收了3300万美元,整体票房表现倒是挺抢眼。
![]()
坦率说,整个10月的北美票房,如果没有泰勒·斯威夫特撑场,这个月估计会更狼狈。说起来,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帮北美院线解围了。两年前,泰勒的演唱会大电影曾经票房逆袭,拿下1.8亿美元,硬是把那个10月的总票房拉到了5.6亿美元。对比之下,2023年要是没有她,可能会刷新“最惨10月”的历史纪录。
不过话说回来,仅靠一个非传统电影撑场终归杯水车薪。除了泰勒的票房亮眼,还有一部日漫电影《链锯人》剧场版跑出来做了“黑马”,首周末收入1800万美元,这成绩比不少老美大片都硬气。日漫在北美的票房表现其实早已不是稀奇事了——九月份的时候,《鬼灭之刃:无限城篇》单凭一个首周末就拿下了7000万美元,救场能力堪称强悍。这两个例子不禁让人想问,好莱坞的大片做得是不是有点疲软了,甚至让观众开始宁可买张票去看外来的动漫片。
![]()
除了这些片子,10月份基本就是“票房灾难片”的集合。那些高成本、大制作的冲奖季大片呢,一个接一个扑街。比如强森主演的豪华制作《粉碎机》,票房口碑双崩;丹尼尔·戴-刘易斯复出的新作《银莲花》,评价平平;詹妮弗·洛佩兹主演的《蜘蛛女之吻》,观众似乎连电影票都不舍得买。还有什么《无处释放》这样的传记片,也没啥亮眼成绩。按理说,这些片子至少应该口碑强劲吧?但实际上,除了几部勉强保本的片子,整体几乎都是票房和口碑双输。甚至连排名第一的《创:战神》都亏到脑壳疼。
如果说观众不去看电影是因为天气转凉或者档期偏淡,那也还有点理由,但说白了,今年好莱坞“萎靡不振”可不是刚开始。暑期总票房虽然比去年好一些,可还是没突破40亿美元大关,全球范围内也只有《星际宝贝史迪奇》一个项目过了10亿票房门槛。
![]()
质量不行,观众说不买账,好莱坞是真的听见了吗?或许吧。接下来的11月院线,主打的是大片回归——比如备受期待的《疯狂动物城2》和《魔法坏女巫2》,都赶着感恩节档期上线,还有冲票房的《铁血战士:杀戮之地》和《猎杀游戏》。但这些新片的票房预期再高,那也是“纸面上的数字”。12月不出意外回归压轴《阿凡达3》,到时候可能会拉升全年总票房。只是,这些华丽的数字能改变好莱坞目前电影质量下滑的尴尬状况吗?这个问题,可能就得留给时间来回答了。
有时候我在想,好莱坞一直号称电影工业的领头羊,怎么这两年的味道这么变了?或许观众的口味也在变吧。不管你怎么分析,电影这件事说到底还是得让观众开心,给日常生活带点乐子,或者引发点深思。只要观众没兴趣,这个大旗还能扛多久,就不好说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