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道三防A股上市丨5寸国产PDA手持终端助力路灯设施巡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成为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环节。路灯作为城市夜间运行的“眼睛”,其巡检工作的高效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安全与能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然而,传统巡检方式依赖人工记录、纸质单据传递,易受环境干扰且数据易丢失,难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面对这一挑战,亿道信息推出的加固手持终端EM-R51(以下简称R51)以国产化、高性能、高可靠的特点,为路灯设施巡检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
一、硬核品质:为户外巡检而生的三防基因
R51的设计理念源于对极端作业环境的深刻理解。作为一款具备IP65防护等级与MIL-STD-810H认证的加固设备,它能够从容应对巡检工作中常见的雨水、粉尘、跌落等风险。其机身重量仅220g,厚度控制在19mm,兼顾轻便性与握持感,即使长时间手持作业也不会成为巡检员的负担。更关键的是,R51的工作温度范围覆盖-10℃至55℃,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深夜,设备均能稳定运行,确保巡检数据不间断采集。
在路灯巡检场景中,巡检员常需攀高或深入地下管线,设备意外跌落难以避免。R51通过1.22米跌落测试(复合木地板,开机状态),其结构强度足以抵御现场冲击。此外,95%湿度环境下的稳定运行能力使其无惧南方梅雨季节或沿海地区的潮湿气候,真正实现了“全天候待命”。
二、国产化赋能: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
R51搭载RK3568处理器(2.0GHz)与鸿蒙操作系统(可选安卓),并支持批量改制为星光麒麟、UOS统信等国产系统,从硬件到软件层面均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这一特性对市政单位而言意义重大——既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政策导向,又避免了因技术封锁导致的运维风险。
其5英寸IPS屏(分辨率720x1280)在强光下仍保持330nits的亮度,巡检员在夜间户外可清晰查看设备界面;8MP自动对焦后置摄像头配合闪光灯,能够精准拍摄路灯损坏细节或二维码标识,而3mil光学分辨率的二维码扫描模块(扫描速度75次/秒)则大幅提升了资产信息录入效率。例如,巡检员只需扫描灯杆上的二维码,即可快速调取该路灯的安装时间、维修记录等全生命周期数据,替代传统纸质档案的繁琐查询流程。
![]()
![]()
![]()
![]()
三、场景化应用:重构路灯巡检工作流
以某城市新区路灯巡检项目为例,巡检员张工的任务是每月完成区域内3000盏路灯的全面检查。过去,他需要携带手电筒、纸质表格、相机等多种工具,夜间作业时不仅操作不便,数据整理更是耗时费力。引入R51后,张工的工作方式彻底改变:
每天傍晚,张工领取任务单后轻按R51电源键,4000mAh电池可支持连续7小时视频播放(默认50%音量与屏幕亮度),完全覆盖夜间巡检时段。通过Wi-Fi 5与蓝牙5.0,他实时接收后台指令并上传巡检结果。当发现某盏路灯故障时,他用R51拍摄照片、扫描灯杆二维码,现场标记故障类型(如灯珠损坏、线路老化),数据通过GPS+北斗双模定位自动关联地理位置信息。后台系统即时生成维修工单,维修团队次日即可精准定位问题点位,响应效率提升超50%。
四、生态延伸:配件与兼容性助力长效运维
R51的扩展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其场景适应性。通过POGO PIN接口连接定制底座,设备可快速对接充电桩或车载支架,实现“即放即充”;TF卡扩展(最大512GB) 满足海量巡检数据存储需求;而Type-C接口与3.5mm耳机孔则兼顾数据传输与语音通讯的便利性。这些设计让R51不仅是一台独立设备,更成为智慧城市物联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值得一提的是,亿道信息作为A股上市公司,其技术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可为客户提供从设备定制、系统部署到后期维护的全链条支持。这种“产品+服务”的模式,确保了R51在长期高负荷使用下仍能保持优异性能。
结语
EM-R51以国产化技术为基石,以三防品质为保障,以场景化功能为引擎,重新定义了路灯设施巡检的标准化流程。它不仅是工具,更是巡检员身边的“智能搭档”——在夜幕下默默守护着城市的灯火通明。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亿道三防手持终端有望在更多公共设施管理领域展现其价值,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注入科技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