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越南不少集装箱司机吐槽,他们从越南经谅山新清口岸(与广西浦寨口岸相连)运货去中国时,竟被合作伙伴“坑”得措手不及:车辆被扣、货物神秘“消失”,还得乖乖掏出巨额赔偿。这事儿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据越媒体发布的消息称,有不少集装箱司机都中招了。说句心里话,我看着这些故事,就觉得贸易的脉络本该顺畅如河,怎么偏偏卡在这些“隐形荆棘”上?今天咱们就来细细拆解这迷局,好让更多人避开雷区。
![]()
故事的主角是林同省的货运老哥何玉缘(Hà Ngọc Duyên,1984年生于嘉莱省)。他气冲冲地跑到当地公安厅、检察院和媒体那儿哭诉:车子被扣,货一到手,对方就狮子大开口要超2亿越南盾(约54,054元人民币)的“赔偿”。这可不是小数目啊,够一个普通家庭折腾好一阵子的。
![]()
回放事件:9月20日,何先生开着货运公司黄氏福(Huỳnh Thị Phúc,林同省富水坊居民)女士的集装箱卡车,赶到范鸾(Phạm Oanh)女士的平顺发仓库,装了整整1352箱火龙果。运费敲定1.2亿越南盾(约32,432元人民币),预付4000万越南盾(约10,811元人民币)已稳稳入袋,目的地直奔越南北部边境的谅山新青口岸(cửa khẩu Tân Thanh)。听起来多顺溜?可谁知,这只是风暴前的宁静。
9月26日,车一到口岸,一个叫“姮”的中国女商人现身,检查了下货,她说“果子不达标”——拒收!还命令司机把货原封不动塞回箱子。车就这么扔在那儿晾太阳,一周过去,车子引擎早已“罢工”。更绝的是,司机稍一疏忽,对面商贩像幽灵似的,神不知鬼不觉把货搬走,只剩23箱“残兵败将”。转眼间,他们反过来找何玉缘要2.3亿越南盾(约62,162元人民币)的“水果损坏赔偿费”。这操作,委婉点说,是不是有点“借花献佛”的味道?
各说各话:责任的“灰色地带”谁来填?
黄氏福女士可不买账,她一口咬定:货到口岸,我们就嚷嚷着要现场验货——箱子发黄?果子有瑕?当场赔钱或黄单子!可那些贸易商呢?死活不让,非逼着货在冷气多存放了一周。退回来时,货早剩不下几箱了,还倒打一耙要2.3亿越南盾(约62,162元人民币)。货运公司方面直摇头:运输到卸货交付伙伴为止,退货?那是你们的“后院起火”,司机凭啥扛雷?
何玉缘更戳中要害:总共1352箱,就23箱有点小问题,其余的呢?都已被伙伴们悄无声息卖光了!可对方仍旧死咬“损坏”不放,要赔偿。这让我忍不住想:这哪里是正常纠纷,分明是披着“赔偿”外衣的猫腻?
关于此事,货运公司黄氏福女士曾多次尝试联系火龙果发货方范鸾女士,以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然而,范鸾女士的态度却颇为强硬,表示:“如果你们坚持要告,那就尽管去告吧!”记者也多次尝试电话联系范鸾女士,但她始终拒绝接受采访。
![]()
何玉缘直言,这案子有“以赔代抢”的勒索嫌疑,他甚至怀疑有外国人藏身其中。“范鸾女士说她只是给‘中国老板’打工,合同却落她名下——幕后推手到底是谁?”这疑问一抛出,就让人脊背发凉。在我看来,农产品出口中国,本是越南司机的“金饭碗”,可这层层的“经纪人”链条,像一张无形的网,稍不留神就缠住小人物。
其实,这不是头一遭。越媒体早报道过一堆类似惨案:司机车被扣、赔钱走人,甚至挨威胁。大多桥段如出一辙——合同松松垮垮,责任模模糊糊,货一判“坏”,车就变“赎金抵押”。平顺省的卡车主阮先生(化名)感慨:“现在拉货过口岸,简直像下赌场。碰上靠谱商人,还能笑到最后;踩进中间商的圈套,司机就容易栽大跟头,血本无归,悔青肠子。”
货运协会也敲响警钟:边境交易的法律空子,加上对“经纪人”和“集装箱经纪人”的死依赖,让无数小司机和小企业深陷泥沼。很多人抵押车证、银行贷款买车,好不容易上路,结果车扣一个月——资金链断裂,名声扫地。这令人挺堵心的:这些风里来雨里去的汉子,本该凭双手筑梦,却被这些“甜蜜迷局”绊倒。
尘埃落定?还是新警钟?
眼下,林同省警方已紧急召集平顺发火龙果仓库代表、车主和司机,对质澄清指控。盼着有个公正的结局,也借此提醒大伙儿:做边境外贸生意,别只盯着诱人的利润,合同得写成“铜墙铁壁”,伙伴得挑靠谱的来做。否则,那“惊喜”来得太突然,疼起来可就不是一时半会儿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