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至3日,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时隔半月再次来到青岛调研,首站便前往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希望开发院加大研发投入,塑强智能网联等技术优势,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委书记关注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是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要突破发展的5个新兴产业之一。
从盘活青岛既有整车制造优势、引进龙头企业项目,到以即墨、莱西、西海岸新区为“三极支撑”链接起千亿产业集群,再到划分细分领域聚力突破、推动传统车企向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跨越……青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突破发展,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产业潜力。
伴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列为“十五五”12项战略任务之首,作为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产业,也被赋予了新的期待,未来前景与竞争可见一斑。
之于青岛,当前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攀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逐渐完善,关于未来的布局也在持续加码,但想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应用高地,“十五五”的布局显然是关键。
那么,未来五年青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乘势前行?四中全会已然给出了答案——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智能+网联”
青岛加码三千亿产业集群
在《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强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自身的独特优势,是各地发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关键命题。
青岛有着良好的汽车产业发展基础,早在2013年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起,便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到2022年已逐渐形成日益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目前,青岛已有整车生产企业8家,零部件企业逾千家,整车产能规模达130.2万辆,产业链条覆盖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动力电池及关键核心部件等环节,形成了即墨、莱西、西海岸新区三个主要产业集聚区。
今年上半年,青岛实现整车产量46.5万辆,同比增长37.8%;实现产值504.8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新能源汽车18.8万辆,同比增长490%,实现产值132.7亿元,同比增长162.8%。
![]()
尽管青岛整车产量逐年攀升,但想要实现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突破,依旧不是那么简单。关键技术的研发、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布局、应用场景的拓展、智能网联体系的完善等,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为此,青岛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突破发展的5个新兴产业之一,提出要聚焦智能网联系统、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向,重点发展固态电池、智能座舱、车路云协同等细分赛道,提高整车生产能力和产品本地配套率。
![]()
2025年1月,《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提出将立足汽车产业基础,紧扣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推动“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双线并举,到2027年,产业链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
其所明确的发展方向,与“十五五”规划对实体经济“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的要求不谋而合——电动化自带绿色低碳属性,网联化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产业、场景的加速融合,智能化则对产业链各环节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站在“十五五”开篇的新起点,青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践行,将体现在创新驱动、整零协同、场景引领、开放融合等各个方面。
未来五年,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从技术探索阶段到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智能化与网联化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引领产业变革、决定车企未来的核心引擎,谁掌握了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技术攻关
构建“整零协同”产业生态
上汽通用五菱在西海岸新区的生产制造基地内,新平台项目建成投产,五菱宏光mini EV和五菱之光两款新车型产销量持续攀升;即墨区青岛汽车产业新城里,奇瑞汽车青岛超级工厂通过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工厂”,每90秒就有一台全新整车下线……
这背后,是青岛龙头车企以创新技术驱动核心市场,加速构建从新能源整车到零部件产业链的缩影。
在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和西海岸汽车生产基地所构建的汽车产业“三极支撑”,均是以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具有明显的龙头企业依赖性。
![]()
然一辆整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构成,产业的发展需要依赖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即涵盖上游核心技术及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与系统集成以及下游应用场景与运营服务三个主要环节。
在“三极”依托龙头企业“链”接起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同时,青岛也在其他区市积极发展汽车电子、检验检测、零部件配套等细分领域,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多点突破。
一如平度,现已聚集征和、泰达等37家规上工业企业,形成了以传动、底盘、驾驶室、动力电池等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链条,成为青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重要集聚地。
位于城阳区的青岛比亚迪纯电动客车零部件处理一期项目也于日前正式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将建设检测车间与智能仓库,改造零部件车间及总装产线。
同时,青岛也大力推动本地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对接合作,打造覆盖全市的汽车产业生态圈。8月举行的莱西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吸引了60余家上下游企业,北汽制造KD件生产项目、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产业园项目、欧维斯锂电池项目等6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落地。
对于加快构建“整零协同”汽车产业生态的青岛而言,立足整车制造优势,从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入手,持续推动核心技术成果突破,已成为其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而在其重点发展的三大细分赛道中,固态电池和智能座舱便是瞄准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
动力电池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约占整车成本的30%-60%。固态电池则被视为动力电池的下一代技术路线,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倍率及安全性能优异等特点。
去年年底,青岛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该项目由青岛能源所研发,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在6到10分钟内实现“超级快充”,续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预计2026年底,生产线规模将扩大至2GWh。
智能座舱方面,青岛则已在新型显示、交互技术和车载影像系统等环节实现突破,海信视像开发了MiniLED背光液晶车载显示屏,同时海信还推出激光车载抬头显示(HUD),即东流媒体后视镜和电子后视镜均实现量产。
到2027年,青岛计划实现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系统、车规级芯片、智能底盘等关键领域配套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
![]()
基于此,青岛正加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借助国字号研发平台,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加快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座舱场景中的落地,推动智能座舱发展方向从功能集成逐步迈向主动智能。
瞄准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青岛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
应用落地
打造“车路云一体化”的青岛场景
人车交互、雷达识别、智能辅助驾驶、语音唤醒、小程序控制……从整车下线到投入使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的布局同样不容忽视。
尤其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下,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逐渐变成行业共识,也成为下一阶段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
![]()
今年2月,青岛召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联合蘑菇车联、解放青汽等企业共同发起并现场签署《“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发展青岛共识》,围绕数字出行、数字交通等细分领域,达成安全发展、应用导向、自主创新、协同融合等合作共识。
会上,“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青岛)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一汽富晟新能源卡车生态科技运营平台、千方科技“车路云一体化”、驭势科技港口自动驾驶项目、赛克科技电驱等项目签约落地。
加速推进“车路云一体化”,青岛正驶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快车道。
以崂山区为例,作为青岛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其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突破发展的四大优势新兴产业之一,正围绕全市整车企业、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先导区建设,加速构建智能网联新生态。
放眼青岛,魏桥新能源汽车研发总院、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云路新能源研发中心等一系列项目,构建着“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的闭环体系;宸芯科技研发的C-V2X芯片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七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依托C-V2X车联网技术,可实现“车路云”的智能网联。
瞄准“智能+网联”路线,青岛也在加速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场景。
崂山区将正在开发建设的张村河片区打造为全场景应用试验场,通过引入蘑菇车联等项目,打造全市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启动区,为更大范围推广应用作出示范。
而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的公共交通、旅游观光、智慧安防、环卫清扫、货运物流、外卖配送、自动充电等领域应用场景;从去年分批次用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累计开放的121条测试道路;亦或是环胶州湾区域开展的旅游接驳、无人车示范……都是青岛构筑特色场景、持续完善智能网联体系的最好见证。
![]()
道路和场景开放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到2027年,青岛将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过1000公里,小型低速非载人自动驾驶场景全域开放。
日前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披露,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把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完善政策体系,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十五五”产业规划编制启动,意味着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步入标准化、规模化新阶段。对青岛而言,只有抓住这一机遇,以全产业链思维重构竞争优势,才能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