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来的变化,终于来了。
看惯了台政客在国际上用一口流利英文高谈阔论,突然听到萧美琴在欧洲议会上说出“台湾现在的处境很艰难,我们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她是不是说错话了?
过去几年,民进党靠一套话术把岛内舆论牢牢控制在“对抗”框架下,但现在的局势,和他们说的完全两回事:大陆航母福建舰入列,美国对台政策明显降温,岛内经济恶化,社会信心下滑,连对岸都开始更频繁地“亮肌肉”。
![]()
而就在这个时候,萧美琴在欧洲突然承认“很艰难”,前“秘书长”苏起也跟着直言:“台湾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和谈。”
底气去哪了?
过去几年,民进党最擅长的操作是情绪动员。
只要局势一紧张,马上就能把“抗中”情绪推到高点。蔡英文时期,这招屡试不爽;到了赖清德上台,依旧是这老套路。
民进党当局原本押宝美国,希望靠“美日同盟”撑住局势,可如今连美国都没那么上心了。中美关系虽然还有不少摩擦,但从特朗普明显在收拾前任留下的残局来看,台湾在美国战略中的“优先级”肉眼可见地下降。
台媒去年底就报道,连美国国务院对台代表的级别都悄悄往下调了。
![]()
与此同时,大陆的军力部署越来越实打实。福建舰的服役,不只是多了一艘航母那么简单,它代表中国军力的海上投送能力迈入新阶段。
台军内部多年来就有评估,一旦福建舰正式形成战斗力,“台海24小时封锁”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这还不是最让民进党紧张的。他们最怕的,其实是岛内的政治风向变了。
11月初,刚上任的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参加了“白色恐怖秋祭”,并向当年被处决的大陆隐蔽战线将领吴石将军致意。
这件事引发的岛内争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背后的信号极其明确:国民党开始重新认领两岸历史关系,并主动与大陆释放善意。
![]()
这三股压力叠加在一起,民进党再嘴硬也撑不住了。于是我们看到了萧美琴“开口认输”的那一幕。
苏起喊话“必须和谈”,赖清德却左右为难
苏起在台湾政坛是个不多见的“现实派”。他当年提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就是试图在两岸之间找个能对话的空间。
如今,他再次站出来呼吁赖清德“必须和谈”,其实早就看穿了民进党高层的困局。
表面上赖清德还在嘴硬,说什么“维持现状”、坚持“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但谁都清楚,这种说法早就骗不了人。现实摆在眼前:军力对比悬殊,国际支持摇摆,经济下行,岛内民众信心不足,这不是靠话术能扭转的局面。
可为什么赖清德不敢谈?很简单,他怕的不是大陆,而是自己人。
![]()
一旦开启两岸接触,民进党内部就会分裂。过去几年靠“抗中保台”捞到位置的人,不可能接受“和谈”这个选项。
谈了,就是自打嘴巴;谈崩了,更是政权危机。更别说,民进党内部早有传言,一旦局势恶化,高层早已准备好“备用路线”。
这不是阴谋论。台媒早在2023年就报道,民进党高层设有“B计划”,包括通过第三国撤离、安排家属转移等操作。换句话说,他们不是没准备,而是准备得太早。
苏起喊出“和谈是唯一出路”,不是因为他多爱大陆,而是因为现实逼到墙角,不谈不行。但赖清德不敢赌。对他来说,宁愿伪装强硬,也不愿冒着“谈错一步全盘皆输”的风险。
岛内不少民众其实早就看明白了这个逻辑:民进党嘴上喊着“抗中保台”,心里却只想着保住自己。
蓝营“历史翻案”操作,撬动了话语权?
![]()
郑丽文的那场秋祭活动,看似只是一个纪念仪式。
过去几十年,岛内对“白色恐怖”的记忆被单方面操控,吴石这样的大陆地下工作者常被刻意忽略甚至妖魔化。
但国民党突然高调纪念吴石,并公开称其为“国家牺牲者”,不仅是对历史的重新定义,更是对两岸关系的一次“话语权重构”。
这事儿的象征意义远大于事件本身。它向岛内释放了一个信号:国民党不再回避与大陆的历史联系,反而要主动修正民进党歪曲的叙事。在大陆看来,这种态度当然是“善意”,而在岛内,它也得到了不少中间选民的认可。
从这一点看,国民党虽然过去几年在选举上节节败退,但在两岸政策上反而更接地气。他们不再一味防守,而是开始主动出击。郑丽文能在上任后第一件大动作就选择“纪念吴石”,说明她很清楚该往哪用力。
![]()
再对比一下民进党的表现——嘴上说要争取国际支持,实际却在岛内把所有跟大陆有关的事都搞成“意识形态斗争”,结果就是两岸关系彻底僵死,谈也谈不了,打也打不起。
而国民党这次的“历史反击”,不仅打破了民进党长期塑造的“蓝营亲中卖台”标签,甚至还抢走了两岸话语的主动权。
这对民进党来说,不只是“被抢风头”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政治地基”的松动。从长远看,这种变化甚至可能从舆论层面重新构筑岛内的对大陆认知。
真正的勇气是坐下来谈
台湾现在的局势,不再是“要不要谈”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撑到谈的那一天。
蔡英文留下的“抗中保台”路线图,在现实面前已经漏洞百出。赖清德继承了这套思路,却没有蔡英文的“外交技巧”,也没有美方的强力支持。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维持表面上的“稳定”,但这份稳定其实建立在越来越脆弱的基础上。
![]()
台湾出口依赖大陆,制造业链条也深度绑定大陆市场。近两年大陆加强对台贸易限制,加上全球供应链重组,台湾产业已经明显吃紧。民间收入停滞不前,房价却高得离谱,年轻人逐渐对“台独叙事”失去兴趣。
再者是安全问题。大陆军演已经常态化,台军疲于应对;美国军售虽然不断,但交付期拉得极长,根本无法形成即时战力。台军高层也多次私下承认,“真打起来不可能撑太久”。
民进党执政以来,岛内社会撕裂严重,不同意见者动辄被扣帽子。原本支持民进党的年轻人,如今开始转向“非绿”阵营,或干脆选择“政治冷感”。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嘴硬已经没意义。台湾需要的是一个能面对现实、敢于调整路线的领袖。但很遗憾,赖清德不是。
![]()
萧美琴的“我们很艰难”,是一个迟到的认知。但比这个更危险的,是赖清德还在装不知道。
当苏起说“我们只剩下一条路”的时候,其实已经不完全是警告,而是现实的陈述。继续对抗,只会让台湾陷入更深的孤立;坐下来谈,或许还有空间。可惜的是,民进党不敢谈、不愿谈,最后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谈。
台湾不需要继续表演口水战,也不需要政客把人民当挡箭牌。真正的责任,是扛下对话的压力,给民众一个活下去的可能。
岛内民众并不傻。许多人已经意识到,民进党那套“拼命拖”的战略,其实是在为自己争取逃跑时间。而不是为2300万人争取和平出路。
参考资料:
萧美琴在欧洲议会大楼进行分裂活动,中方强烈愤慨严正交涉
2025-11-08 09:49·北京日报客户端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