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说:在西柏坡的时候,苏联方面传过话来,希望我们共产党要做好“以长江为界,实行南北分治”的思想准备。毛主席当即就拒绝了这个建议,他斩钉截铁地说,“革命不能半途而废,中国不会成为国际势力的角力场,更不会成为国际势力可以随意分割的蛋糕”。
1949年初,西柏坡的夜色总是很深,灯光透过油布帐篷的缝隙,落在黄土地上,新中国的脚步声,已经咚咚敲响。
可就在这时,屋里突然传来一阵轻拍桌子的声音,就在不久前,米高扬才在会谈中试探性的提出了所谓“划江而治”的想法,这背后传达出来的意思不简单,毛主席这时神色有些严肃。
苏联那边的意思,看来是希望中国共产党“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不要再往南走。
这不是普通的一份建议,屋里的人都明白,苏联是革命路上的老朋友,但这一次,他们的算盘打得太精。
胡乔木没多说什么,静静等着毛主席的反应,毛主席低头思索了几秒,抬头时,脸上没什么表情,声音却压得很低:“谁都别想把中国再分成两块,我们不是给别人做蛋糕。”
房间里的空气开始变得有些紧,连外面小灶里煮茶的咕嘟声都听得一清二楚,大家都在琢磨这事的分量。
大家都知道,革命打到这一步,南北分治绝不是毛主席能接受的底线。
咱们解放军从湖南、江西、陕西一路打到这里,不是为了留下一半江山给别人看,老百姓吃了这么多苦,哪能半路停下?
有时候,历史的分水岭就是这么来得突兀,苏联担心美国插手,怕中国变成下一个朝鲜半岛,可毛主席不信这个邪,他的想法很直接:中国不能再被人分割。
第二天,西柏坡的天刚亮,胡乔木和几个工作人员又聚在帐篷外,有人小声议论:“要是真按苏联意思干,咱们和国民党就都得窝在各自的地盘,江南的老百姓怎么办?”有人摇头:“要真那样,咱们这几十年,不都白打了?”
其实,毛主席的坚持,不是拍脑袋的冲动,就在前几个月,三大战役刚刚结束,解放军的队伍已经壮大到三百万人。
每一支部队背后,是千千万万个支持革命的普通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让无数农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田,谁还愿意再回到被人分割、被人欺负的日子?
这时候,胡乔木也想起早些年毛主席常说的话:“咱们自己家,自己当家,谁来也不能指手画脚。”其实,屋里不少人都清楚,苏联的担心不是没理由。
可大家更明白,毛主席的决心绝不是一句气话,那时候的毛主席,已经把所有压力扛在肩上,只要决定了,再难的事都要干到底。
后来,苏联特使米高扬带着使命来到西柏坡了解情况、建立沟通,这事儿在干部中传得很快,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坚持的底线不会让步。
米高扬刚下火车,随行的中方干部就带着他走了几圈,看了看解放区的村庄和集市,不是那种萧条冷清的景象,反倒是人声鼎沸,孩子们在地头追着鸡跑,农民扛着锄头准备下地。
米高扬在西柏坡跟毛主席见了几次,但“南北分治”的想法都没有能正式的提出来,他多次试探也都碰壁,说到底,他也明白这事自己做不了主,也不像因此坏了双方的情谊。
米高扬没再坚持,也将情况原原本本的汇报给了斯大林,后来,苏联那边也只能默认中共的选择。
胡乔木回忆,毛主席当时的心思其实很清楚,他不怕得罪人,也不怕背负压力,他更怕的是,中国再一次被人划分成一块块任人宰割的地盘。
那种痛,毛主席见过太多,年轻时的家乡,亲眼看着列强分赃、军阀混战,每一次分裂,吃苦的都是老百姓。
毛主席一句“革命不能半途而废”,让所有人都定下了心,后来,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京城头起了红旗,全国上下,像过年一样热闹,苏联那边转头祝贺中共取得胜利。
胡乔木有一次跟警卫员聊天,对方说:“主席干什么都不拖泥带水,咱们跟着他,心里有底。”这话说得实在,其实,毛主席的决断力,就是这么一点点在关键节点上打出来的。
外面的风雨再大,他只看路该怎么走,不会让老百姓再回头吃苦,这场事后看起来轻描淡写的“拒绝”,其实压着巨大的压力,要知道毛主席坚持的这一口气,关乎整个中国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做主”,这不是一句口号,是在西柏坡那个夜晚用实际行动选出来的路,哪怕是压力再大,也要顶住,不让中国再吃一次分裂的苦。
拒绝“南北分治”,不是一句空话,是一代人咬着牙、握着拳头走出来的路,正因为如此,中国才有了后来的完整与独立。
每当讲起这段往事,胡乔木总是说,真正让人踏实的,不是外来的建议,而是自己心里那份不肯妥协的坚定,向伟大的毛主席致敬!
信息来源:为什么会有苏联领导人劝阻中国人民解放军过长江的说法?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