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艾文
上周,海南三亚军港,正如11月5日本号文章所预测:福建舰——咱们首艘电磁弹射航母——在庄严的军乐中“入列”授旗,宣告中国海军正式跨入了“三航母时代”!两天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官微甩出一段高清海试视频,镜头直击舰上三条电磁轨道“嗖嗖”弹射歼-15战机,旁边还“客串”了山东舰,视觉冲击力拉满,让海内外军迷直呼“过瘾”!
而正式服役后的福建舰会被派遣到哪里,也成为广大军迷们热议的话题。就在大家纷纷猜测之际,11月8日,中国海军新闻发言人冷国伟在记者会上直接打出明牌:福建舰将常驻三亚军港!
![]()
为什么是三亚?
选三亚落户,可不是拍脑袋的事儿,而是战略棋盘上的一记“釜底抽薪”。冷国伟在会上明明白白:福建舰常驻三亚军港,这是战备需求、港口条件、保障能力和任务特点“四合一”的深思熟虑。三亚军港水深浪阔,甩东海黄海几条街,补给维护如鱼得水。更重要的是,它直戳南海“蓝色咽喉”——太平洋印度洋的黄金通道!
且南海海况多变、风急浪高,正好给福建舰来场“实战大考”:舰机联手、编队对峙、极端天气下的急救演练。打个比方,海试是“体检报告”,入列后才是“真刀真枪”,福建舰得在台湾海峡、南海、西太这些“必经之地”亮肌肉。
外媒评论,“福建舰服役后,南海将成为中国的双航母防线。”这话虽然略显夸张,但也反映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随着山东舰与福建舰双双部署南海,中国的海上防卫体系已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制衡能力。
这不仅是牢牢掌控制空制海权,还能护岛礁、砸陆地,威慑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伙——“台独”分子或外来搅局者。说白了,这不是耀武扬威,而是中国“积极防御”的铁拳,护着14亿人的海上命脉。
中国海军的“技术大爆炸”
这步棋也让不少国际棋手们眯眼细瞧。福建号让中国海军的远海护航能力如虎添翼,现代化甩西方多数航母几条街,只比美国“福特”级稍逊,却用常规动力跑出8000到10000海里续航,性价比爆表。空警-600上舰,把作战圈从近海推到西太、东太、印度洋!
说白了,福建舰就是中国海军的“技术大爆炸”。想想辽宁舰和山东舰,它们像老式飞机场上的滑翔伞选手,战机起飞得“节衣缩食”——油弹减半,作战圈子就小了半拉。福建舰可不一样,自家研发的电磁弹射系统一键“满油满弹”送上天,90秒一发,满负荷下每天能“刷”270到300架次起降,效率翻了四五倍,就跟从自行车蹬到高铁飙似的。
福建号带来“三重飞跃”:战机半径拉长、航母节奏提速、编队变身攻防一体。它首搭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这玩意儿像舰队的“千里眼”,数百公里外威胁一览无余,把编队从“近视”变“鹰视”。
美媒《防务新闻》嘀咕,中国“追赶太猛”,逼美国西太砸更多钱——而“福特”号电磁故障不断,特朗普都想退回蒸汽时代。华盛顿智库也忍不住发文称赞:“福建舰让中国航母远海作战跃上新台阶,能甩开岸基后援,直奔第二岛链甚至更远扔先进飞机。”
俄罗斯高经院的报告则称:福建舰的正式服役让中国海军迈入“新阶段”,反潜防空如虎添翼。但话说回来,虽然外界一片赞誉,我们也不能骄傲,因为面对的挑战更大——舰机磨合、飞行员练兵还得几年,海试视频里歼-15空手起飞,就是“入门级”测试,实战经验是软肋。

挑战与远航的“定海神针”
福建舰入列只是开始,中国三航母时代拉开轮换大幕:一艘巡航、一艘练兵、一艘修整,西太“24小时在线”。三舰联手能玩新花样——互降飞机、防空圈叠加、补给互掩,实现从“闪击”到“常驻”的飞跃。
中国海外利益摊子大,三艘只是“起步价”,后续适度加码——国防部没松口第四艘核动力,但江南船厂的动静已成焦点。这不是军备竞赛,而是大国担当的加码:从近海守门到远海巡逻,福建舰的航迹护南海安澜、助“一带一路”顺风,甚至全球大洋洒和平。
中国航母不不为耀武扬威,只为自家主权和发展权益。三亚港外碧波荡漾,福建舰扬帆破浪,它的故事不光是铁血科技的狂想曲,更是和平年代的定海神针——让这片海,从“暗流涌动”变“风平浪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