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和大学室友聚会,几个人聊起现在的工作状态,发现大家都在抱怨同一件事:明明很努力,却总感觉在原地打转。
![]()
有人每天加班到深夜,工资却涨得比蜗牛还慢;有人考了三年公务员,还在为进面试线挣扎,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刷到的一个话题,说的就是“内卷”和“小镇做题家”。
这两个词最近几年确实讨论得很多,翻了翻微博,相关话题下面有上千万条留言,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在吐槽自己的经历,有意思的是,这些原本属于学术圈的概念,是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
据说清华有位叫曹丰泽的学者,早在2015年就开始用“内卷”来形容一种现象。
他当时在宿舍楼下看到一个场景:几个学生围着卫生检查的评分表讨论,居然把打扫宿舍这件小事当成了竞赛,还要分析竞争对手,这事儿听起来有点荒诞,但仔细想想,我们身边不就是这样吗?
![]()
我表弟去年高三,他们班有个奇怪的现象,有同学晚上刷题到凌晨两点,第二天早上六点又起来背单词。
结果带动全班都这么干,搞得大家都睡眠不足,成绩反而没什么起色,老师后来专门开了个会,说这种拼时长不拼效率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内卷”。
“小镇做题家”这个说法就更有意思了,两年前某个明星考编的新闻闹得挺大,网上有人用这个词来讽刺那些只会考试的人,但说实话,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读书考试确实是他们能抓住的为数不多的机会,这没什么好嘲笑的。
![]()
问题在于有些人把“做题”当成了人生的全部答案,我有个高中同学,大学四年几乎没参加过社团活动,也不跟人交流,就埋头学习准备考研,结果研究生面试的时候,老师问他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没考上,他自己都觉得这些年好像白忙活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思维模式会一直延续下去,我见过一些三十多岁的人,开会的时候还在琢磨怎么比同事表现得更好,怎么让领导看到自己加班,至于这个项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反而想得不多。
![]()
现在就业市场也能看出这个问题,一边是不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一边是很多工厂招不到人,我一个做人力资源的朋友说,他们公司待遇不错,五险一金都有,包吃住,月薪能到六七千,但就是招不到合适的年轻人,很多人觉得进工厂不体面,可又没学到其他技能,结果就卡在那儿了。
但也有好消息,我注意到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换思路了,我表姐原来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天天996,头发都熬掉了不少,去年她辞职回老家,现在做自媒体,虽然收入没以前高,但每天能睡到自然醒,周末还能陪孩子,她跟我说,这才叫活着,以前那叫拼命。
![]()
还有我一个发小,大专毕业后没跟着大家去考专升本,而是去学了汽修,现在他在一家4S店当技师,手艺不错,月薪过万。他跟我说,刚开始确实被人看不起,但现在谁家车坏了都找他,他觉得挺有成就感。
说到底,做题、考试这些东西本身没问题,它们确实能帮我们获得某些机会,但如果把它们当成唯一的出路,把人生简化成一道道习题,那就有点可惜了。
![]()
生活不是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有人适合读书深造,有人适合做技术,有人喜欢创业折腾,这都挺好,关键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而不是一直盯着别人在干什么。
我最近在学做饭,跟着视频教程一步步来,刚开始做得很难吃,但慢慢就有进步了,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一件事:真正的成长,不是比别人多做十道题,而是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然后踏踏实实地把它做好。
至于那些所谓的规则和框架,除了法律底线和基本道德,其实没那么多必须要遵守的。如果一条路走得很难受,不妨停下来想想,是不是该换个方向了。
![]()
人生很长,不用急着在二十几岁就把所有答案都找到,慢慢来,试错也是一种成长,只要方向大致对了,步子迈得稳一点,总能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看完深有感触,我就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从小被教育“分数决定命运”。大学才发现,城市同学不光成绩好,社团、实习样样精通,而我除了刷题啥都不会,毕业找工作才发现,面试官更看重沟通能力和实践经历,光有文凭真的不够用,现在报班学编程,算是慢慢补课吧,只恨自己醒悟太晚!”
![]()
“内卷这词太真实了!我们公司加班成风气,老板还美其名曰“奋斗文化”,其实都是无效竞争,有人准点下班就被说不积极,结果大家全耗着摸鱼,真希望年轻人早点明白,拼命不如找准方向,否则卷到最后身体垮了,晋升机会也不一定轮到你。”
“文中山河四省学校的例子太典型了!我教高中十几年,见过太多孩子被规则捆成“考试机器”,下课不让说话、吃饭限时,美其名曰培养纪律,实则扼杀创造力,教育本质是育人,不是生产线!现在课改强调综合素质,但评价体系不改,还是换汤不换药。”
![]()
“我就是从大厂辞职开餐馆的“反面教材”,当年考上985,亲戚都说光宗耀祖,结果干码农五年头发快掉光了,现在每天切菜炒锅,收入少但踏实,想对迷茫的年轻人说:人生不是单选题,做题家的思维钢印,得靠自己砸碎!”
“别把问题全推给个人!小镇做题家现象背后是结构性问题,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就业市场狭窄,导致普通人只能靠做题搏出路。要破局,得靠政策扶持职业教育、扩大优质岗位,否则骂再凶也是空谈。”
“看完更焦虑了!儿子刚上初中,学校天天排名,邻居孩子报了三门奥数,不跟风怕他落后,跟风又心疼孩子太累,到底该怎么平衡成绩和全面发展?求过来人支招。”
如果你是家长,会逼孩子当“做题家”走传统赛道,还是支持他探索冷门方向?来说说你的选择理由!
信源:光明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