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少爱美人士热衷于点痣、纹眉,而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伴随疼痛感,为了加以缓解,一些机构通常会使用一种局部麻醉的药膏——麻膏。殊不知,市场上的麻膏产品鱼龙混杂,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11月7日,记者了解到了这样一起案件。
![]()
去年1月,扬州市民陈女士在李某经营的一家美容店做纹眉。李某按照惯例在陈女士眉毛上涂了一种凝胶麻膏,可以缓解疼痛,然而涂抹后,陈女士反而感到麻痒不适。为此,陈女士与李某发生了争执,并要求赔偿。
李某说:“要求退费,说我用的这个麻膏有问题。后来警察来了,我把纹眉的钱退了还适当补偿了几百块钱,这件事才了了。”
![]()
事后,李某怀疑在网上购买的这款名为“北月安”导光凝胶的麻膏产品有问题,随即与商家联系。对方表示,该产品是由厂家生产的“正品”,不会出现类似情况。李某说:“我当时一盒是花了100多块买的,商家说是新产品,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李某将信将疑,但在查验外包装时发现,这款麻膏的标签与以往进购产品的标签有所不同。“麻膏应该是药字标签,但这个上面是械字标签,很明显不是正规产品。”与商家沟通未果,李某最终选择了报警。
![]()
麻膏作为直接接触皮肤甚至可能渗入血液的产品,其安全性至关重要。那么,这款“北月安”导光凝胶的麻膏产品是合法正品吗?办案人员通过调查,发现了这其中的猫腻。
通过李某提供的交易记录,办案人员找到了销售麻膏的微信商家,并从中得知这款麻膏产品从贾某处购得。随后,办案人员循线追踪,赶赴河北将贾某、刘某、彭某等人抓获归案。
经查,2020年1月,这伙人共同商议,在山东成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并以该公司名义注册“北月安”等商标。在无任何药品生产资质的情况下,他们找到当地一家工厂,代工生产不同规格“北月安”导光凝胶的麻膏产品。
![]()
邗江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张兵称:“贾某等人找的代工厂家,是生产医疗器械类的厂家,没有麻膏药品的生产资质,但是通过械字号标签,仍然为贾某等人代工生产麻膏产品。30克出厂价是8块钱,在销售的时候也以15块钱左右进行销售,500克标准的(麻膏产品)会以120-200元左右进行销售。”
![]()
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贾某等人明知该麻膏系非法添加利多卡因能起到局部麻醉作用的药品,却在无药品销售资质的情况下,仍对外销售,总金额达数十万元。
邗江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张兵说:“麻膏产品中有利多卡因成分,这种成分能起到局部麻醉的功效,但也是国家重点管控的。贾某本人是负责对接代工厂家,自己销售。同时,他的两个家人一个负责仓储,一个是负责零售。同时为了扩大销路,贾某等人在网上通过联络,发展了若干个下线,一起对上述麻膏产品进行出售。”
日前,邗江检察院对贾某、刘某、彭某等人提起公诉。法院认为,其行为已构成妨害药品管理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六个月至十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鉴于涉案的麻膏流向社会,威胁不特定多数人利益,检察机关一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贾某等人支付赔偿金11万余元。此外,代工厂家还涉及生产另一款麻膏产品,已被当地公安机关作另案处理。
来源: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