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淮阴人。他的出生年份没有确切记载,但从他早年的经历来看,家境贫寒地位低微,却又隐隐透露出不凡气度。韩信家境贫苦,品行方面也没什么值得称道之处,因此无法被推选担任官职;又不懂得通过经商来维持生计,只能常常到别人家蹭饭吃,很多人都讨厌他。他曾经多次到下乡南昌亭长家里蹭饭,一连吃了好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对此十分厌烦,于是一大早就做好饭,在床上就把饭吃完。等到饭点韩信来了,也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与他们断绝往来离开了。
![]()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妇人在河边漂洗丝绵,其中一位老妇人见韩信饥饿,就拿饭给他吃,直到漂洗丝绵的工作结束的几十天里,天天如此。韩信很高兴,对那位老妇人说:“我日后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妇人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羞辱他说:“你要是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怯懦。然而韩信的这一举动,并非真的胆小怕事,实际上是他能屈能伸,心中怀有远大志向,不屑于逞一时的匹夫之勇。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天下陷入大乱。韩信持剑投奔项梁,在项梁的部下效力,却一直没有什么名气。项梁战败身亡后,韩信又归属到项羽麾下,项羽任命他为郎中。韩信多次向项羽进献计策,项羽却都没有采用。韩信估量项羽终究不会采纳自己的建议,于是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刘邦。
到了汉王军中,韩信依旧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个管理粮饷的连敖小官。后来他犯了法,按律应当斩首,和他一起的十三个人都已经被斩了,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仰望,正好看到了滕公夏侯婴,便说道:“汉王不是想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滕公觉得他的话不同寻常,又见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没有杀。滕公和韩信交谈后,非常高兴,就向汉王推荐了他。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但汉王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
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萧何认为他是个奇才。军队行进到南郑的时候,将领们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之多。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但汉王还是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向汉王报告,就亲自去追赶他。有人向汉王报告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就像失去了左右手一样着急。
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你逃跑,是为什么?”
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
萧何回答:“是韩信。”
汉王又骂道:“将领们逃跑的有好几十人,你都没有去追;说去追韩信,这是说谎。
”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的杰出人才。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着他;如果决心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了。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汉王说:“我也打算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一直闷闷不乐地呆在这里呢?”
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他,韩信终究还是要逃跑的。”
![]()
汉王说:“看在你的面子上,让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会留下来。”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军。”
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准备把韩信召来任命他。
萧何说:“大王向来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如果决心要任命他,就选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军的礼仪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将领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军。等到任命大将军时,竟然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韩信被拜为大将后,汉王刘邦坐下。刘邦说道:“丞相多次向我举荐将军,将军有什么良策指教我呢?”
韩信谦逊致谢,接着问刘邦:“如今向东争夺天下,对手不就是项羽吗?”
刘邦回答:“正是。”
韩信又问:“大王您自己估量一下,在勇猛、强悍、仁爱、兵力强盛这些方面,与项羽相比谁更厉害?”
刘邦沉默了许久,说道:“我比不上他。”
![]()
韩信拜了两拜,赞同道:“我韩信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不过我曾经侍奉过项羽,请允许我说说项羽的为人。项羽发怒时大声呵斥,上千人都会被吓得瘫倒,但他却不懂得任用贤能的将领,这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羽待人恭敬慈爱,说话温和,别人生病了,他会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病人吃;然而等到有人立下战功应当封爵时,他却把刻好的印信放在手里,棱角都磨圆了还舍不得给人家,这就是所谓的妇人之仁。
项羽虽然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却不占据关中,反而在彭城建都。他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亲近喜爱的人分封为王,诸侯们对此心怀不满。诸侯们看到项羽把义帝驱逐到江南,也都回去驱逐自己的君主,在好地方自立为王。项羽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被摧残毁灭的,天下人大多怨恨他,百姓也不亲近归附他,只不过是被他的威势所胁迫罢了。
他名义上虽然是霸主,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人心。所以说他表面强大,实则很容易变得衰弱。如今大王如果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敌人不能被诛灭!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有谁会不心悦诚服!凭借正义之师,顺应想东归回家乡的将士们的心愿,有什么敌人不能被打散!况且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位秦王原是秦朝的将领,他们统领秦地子弟多年,被杀死和逃亡的人数不胜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向诸侯投降,到了新安,项羽用欺诈手段活埋了秦军降卒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得以脱身,秦地的父老兄弟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
如今项羽凭借威势强行封这三人为王,秦地百姓并不爱戴他们。大王您进入武关时,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严苛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希望大王在秦地称王的。按照诸侯的约定,大王本应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百姓也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去了应得的封爵而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举兵向东,三秦大地只需发布一道檄文就可以平定。”刘邦听后非常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于是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各位将领去执行任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