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菜市场,58岁的王阿姨正专注地挑拣着蔬菜。最近,她总觉得自己小腿上有些皮肤发红、微微肿胀,还时不时有点发痒。邻居张大妈路过一看,随口说了一句:“阿王你是不是得湿疹了?涂点药膏就好啦。”
王阿姨一笑了之,心里却犯起了嘀咕:“怎么最近皮肤情况老是反复,擦药膏也不好?”前不久,她听说同小区的老李因为身上莫名出了小硬块,等重视时已被确诊为淋巴瘤,才惊觉皮肤的小问题,有时候可不是简单的“皮肤病”,而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健康危机。
![]()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皮肤出现红斑、色素改变、结节、持续性瘙痒等异常,到底是普通皮肤病,还是全身性疾病的警示?
尤其是,哪些皮肤信号揭示着癌症的到来?第3种变化,很多人都没察觉!本期文章,我们就带你科学认识:皮肤哪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实则可能是癌症的早期呼救。
皮肤异常,真的只是皮肤病吗?多项医学研究给出新结论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不少人遇到皮肤问题时会首先想到过敏、湿疹、皮炎等寻常病因。
但哈佛医学院皮肤病学教授Robert H. Stern联合多家机构的临床数据分析发现:高达13.4%的肿瘤患者,初期表现为皮肤症状,却常被当做普通皮肤病处理,耽误了最佳干预时机。
![]()
具体来说,皮肤和身体内部健康密不可分,肝癌、肺癌、淋巴瘤、乳腺癌等均有可能通过皮肤信号预警。例如,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皮肤肿瘤学临床指南》指出,长期不愈的皮肤溃疡/结节、色素性质异常、无法用常规方法缓解的瘙痒,均须高度重视。
有时候,皮肤表征出现前,患者自觉无明显不适,但这正是身体“静悄悄响警报”的危险时刻。
坚持追踪临床资料发现,癌症相关的皮肤表现多样,但多数集中在红斑、色素改变、结节/块、持久瘙痒等4类。尤其针对50岁以上人群,近期若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异常、伴随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夜间盗汗,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排查。
坚持忽视,这4种皮肤异常,或许正是癌症的早期信号
近年来,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对1796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析发现,癌症早期通过皮肤表现的比例比过去高出17%。以下4类变化,尤其需要高度警觉:
反复出现、不易痊愈的红斑
如果皮肤某一部位反复出现莫名其妙的红斑,不痛不痒或伴微痒,经过常用药膏、保湿剂处理无明显效果,持续超过3周,有临床数据显示,这类红斑型皮肤病变与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早期关联度较高。若伴随轻度发热、食欲减退,需警惕。
![]()
异常色素沉着或色素迅速改变
普通色斑往往边界清晰、颜色变化缓慢。但如近期出现颜色加深、面积扩大、不均匀分布、伴出血或结痂等,需高度重视。
《中国皮肤肿瘤流行病学报告》显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九成在发病早期有色素变化。此外,肝癌、胰腺癌等内脏肿瘤,可能导致皮肤泛黄或出现“蜘蛛痣”。
无明显诱因出现硬结/肿块
良性皮下结节常常活动度较好、界限清楚,如脂肪瘤、纤维瘤等。但如果你发现皮下突然出现质地较硬、活动性差、逐渐增大或表面溃烂渗液的结节。
特别是位于腋下、颈部、腹股沟、锁骨上等淋巴区域,需警惕是否为转移性肿瘤或者淋巴瘤的表现。95%的淋巴瘤患者在确诊前半年体表可摸到异常结节。
![]()
顽固性瘙痒、夜间加重且无法缓解
皮肤瘙痒绝大多数属于干燥或过敏等良性病因。但如果瘙痒持续数月,常规外用药物效果差,夜间尤甚,且毫无皮疹表现,则要当心恶性肿瘤引起的瘙痒综合征。
如肺癌、肝癌、淋巴瘤、甲状腺类癌症等,均曾报告以慢性瘙痒为首发表现,临床资料显示此类症状误诊率高达26.8%。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自己做不到医学诊断,如何分辨皮肤“良性”还是“危机”?别着急,权威医生建议您。
权威建议:面对皮肤异常,这4招帮你早识风险
皮肤变化虽然复杂,但总结近年肿瘤科与皮肤科的临床共识,普通人可以通过“四步自检+专业干预”,实现风险初筛:
留意皮肤变化时间和发展速度
比平时更早关注皮肤红斑、色素变化、结节的出现时间和演变过程。急速变化、持续不愈、无明显原因的改变尤其要警觉。
![]()
拍照记录,便于随访
将可疑皮肤区域用手机拍照,每隔一两天拍一张,能够动态比对变化。医学界呼吁利用可视化记录,避免症状被遗忘或“想当然”处理。
遇到高危表现,及时就医
存在下述任一情形,请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皮肤/肿瘤专科面诊:瘙痒顽固、溃疡结节、色素改变明显、短期内迅速发展,尤其家族有肿瘤史的群体。
不可轻信“偏方”、自行乱用药物
不少患者在社交媒体看到“神药/特效药”就急于尝试。权威指南反复提示,皮肤持续异常首选正规医学评估,勿耽误最佳干预期。
![]()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分享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皮肤肿瘤学临床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编 《皮肤恶性肿瘤流行病学分析》,中国肿瘤临床,2021 《恶性肿瘤与皮肤表现的相关性探究》,协和医院肿瘤中心2023年度报告 《中国皮肤病与内科疾病交叉研究进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