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在用快走、慢跑来控制血糖,很可能会错失最佳改善时机。研究显示,靠单纯运动消耗的热量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关系并不大。而且,跑步跑太久,反而可能引发血糖波动甚至低血糖危险。
很多人坚信“多走多跑”就能降糖,但事实并非如此。走得越多,血糖越好吗?答案恰恰相反。单靠步数增加,肌肉利用血糖的效率不会有明显改善。这个误区让不少糖尿病患者陷入迷惑中:明明坚持运动,血糖还是难以稳定。
![]()
其实,控制血糖的秘密在于肌肉。肌肉是血糖的“储存库”,它能主动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帮助身体减少对胰岛素的依赖。力量训练能有效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让血糖在血液中更平稳。
![]()
研究还发现,阻力训练对改善血糖非常有帮助。比如深蹲、弹力带拉伸,能大幅降低空腹血糖,改善糖尿病标志物。日本一项试验曾经直接比对慢跑和力量训练,发现后者对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
肌肉不仅能吸收血糖,还能延缓流失。随着年龄增长,肌肉会逐年缩减1%到2%。肌肉减少,身体的代谢能力就会下降,血糖难以稳定。坚持力量训练,能帮你延缓肌肉的流失,减轻中老年血糖波动带来的风险。
![]()
普通人也可以在家轻松锻炼。无需复杂设备,自重训练、弹力带,甚至用矿泉水瓶都能上阵。深蹲、弓步、俯卧撑都是很好的选择。每周2到3次,每次20到30分钟,效果明显超过每天长时间散步。
![]()
特别提醒,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要量力而行。老年人可以从辅助椅子深蹲或者提踵开始,避免过度劳累。糖尿病患者要结合饮食和药物,一定要监控血糖水平,避免训练后出现低血糖。
![]()
运动只是控制血糖的一个环节。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同样重要。减少加工碳水的摄入,保持血糖稳定,这样才能让训练效果最大化。血糖的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坚持的过程。
![]()
有人可能担心变“壮”,觉得力量训练会让身体变得笨重、安全不放心。其实全网真的是“内部流出”的最新观点,适度的力量训练反而能让身体代谢更高效。你只需要每天坚持少量多次,就能让身体变得更强壮、更健康。
![]()
最新研究表明,力量训练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药物依赖。运动对延缓肌肉流失、改善血糖的作用不容忽视。国际倡议也强调,成年人每周做两次以上的肌肉锻炼,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
总结一句话:血糖管理,从“动得巧”开始。减掉无效的长时间步行,迎来肌肉锻炼的新时代。这一招,简单实用,却可以改变你的血糖未来。只要坚持,血糖不会再成为你的困扰,而是身体的能量源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