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外媒对咱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的评价,真是给我看乐了。美国媒体搬出退役军官,掐指一算说咱们新航母的战斗力只有他家50年前“尼米兹”级的六成;俄罗斯媒体更绝,直接抛出“航母无用论”,说我们造福建舰是战略误判。好家伙,这扑面而来的酸味,隔着太平洋都闻得到了。今天,咱们就泡杯茶,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
先来看看美国媒体的“主力炮弹”——美国海军退役军官的“权威分析”。他们核心就揪着一点不放:福建舰的甲板设计有“硬伤”。
他们的“核心论据”是啥?
他们拿着卫星图比划说:福建舰2号电磁弹射器的挡焰板,在升起时会切入斜角甲板上3号弹射器的轨道。这样一来,如果2号弹射器在弹射飞机,斜角甲板就没法同时回收飞机了,这不就严重影响作战效率了吗?所以结论是,我们甲板布局“不合理”,不如他们家“尼米兹”级。
![]()
来来来,咱们逐条拆解,看看这“专业分析”有多少水分:
1. “挡焰板碍事”?它本来就是可升降的!
首先,这个挡焰板根本不是固定不动的障碍物。它是液压控制、可收放的。它的核心作用就一个:在飞机发动机启动,屁股后面喷出几千度高温尾焰时,像一面盾牌一样立起来,保护后面的人员和设备。
关键在于,三条弹射器在同时弹射作业时,这个挡焰板根本不会形成干扰。根据央视军事专家的解读,福建舰的三条电磁弹射器可以同时工作,每1.5分钟就能各自弹射一架舰载机。算一下就知道,理论上,最快5分钟就能释放一个由9架舰载机组成的攻击波次。这个出动效率,已经相当恐怖了。所以,他们说的“切入影响同时弹射”,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
2. “不能一边弹射一边降落”?这纯属吹毛求疵!
好,我们退一步,就算它会影响斜角甲板回收,那又怎样?美国人刻意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在现代航母的实战作业中,“一边在斜角甲板弹射飞机,一边在同一块甲板回收飞机”是极其罕见的高危操作,甚至是尽量避免的。
这就像在批评一辆F1赛车:“你看,它的方向盘不能像超市手推车一样方便地装东西,所以实用性不行。”——这完全是用错误的场景来定义缺陷。强如美国最先进的“福特号”航母,服役这么多年,你能找出几次它在实战部署中非要这么干的?为了一个几乎不用的“花哨技能”,来否定整个甲板布局,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
3. 关于“经验不足”:谁还不是从菜鸟练成大佬的?
美国人另一个惯用话术是:“中国没有操作弹射型航母的经验,所以福建舰形成战斗力慢,发挥不出全部效能。”
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细想完全是“霸总逻辑”。谁家的经验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美国航母经验丰富,那是靠着过去几十年十几艘航母全球部署刷出来的。我们起步晚,经验确实需要积累,但这是一个动态的、很快就能弥补的变量。
就拿弹射周期来说,美国吹嘘“福特级”最快45秒就能弹射一架。但请注意,这个45秒是“全家桶时间”——包括了飞机从机库用升降机提上甲板、进行整备、滑行到弹射位、最后挂上弹射器发射的全流程。我们专家公布的1分半(90秒)周期,随着训练的深化和流程的优化,缩短到1分钟以内,甚至逼近他们的数据,完全是可预期的。
再说了,“尼米兹”到“福特”,美国自己也在减配升降机。为啥?“尼米兹”有4部升降机,但数据显示,右舷的2号升降机承担了超过50%的任务,另外两部几乎打酱油。所以他们才在“福特”上优化设计,减到3部。这说明什么?数量不等于效率,合理设计才是关键。 福建舰在一开始就充分研究了这些前车之鉴,布局更为均衡。
![]()
如果说美国人的批评还披着一层“技术分析”的外衣,那部分俄罗斯媒体的评论,就简直是“为了黑而黑”的行为艺术了。
- 缺陷一:拍脑袋的“载机40架”论。 俄罗斯“TopWar”网站信誓旦旦地说福建舰最多只能载40架舰载机。这数据怕不是用30年前的算盘,看着“库兹涅佐夫”号的样子拍脑袋蒙出来的?完全无视了现代舰载机尺寸、机库设计和甲板调度能力的巨大进步。
- 缺陷二:经典的“航母无用论”。 俄《消息报》引用他们前太平洋舰队司令的说法,称航母是“昂贵且低效”的武器,未来属于无人机,中国造航母是战略误判。
听到这论调,是不是有种穿越回苏联的感觉?没错,这就是21世纪翻版的“资本主义海上棺材学”。当年苏联因为没钱、没技术跟美国在航母上全面竞争,才炮制出这套理论,鼓吹用导弹和核潜艇来对抗航母。
![]()
为什么他们现在又老调重弹?
说白了,就是 “我得不到的,最好你也别玩”的酸葡萄心理。看看俄罗斯现在唯一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从2017年进厂大修,至今还躺在船坞里,期间不是火灾就是塔吊砸穿甲板,命运多舛。自己玩不转航母了,眼看曾经的学生中国,却一艘接一艘地造出新锐航母,而且技术路线一步跨过蒸汽弹射,直接追上最先进的电磁弹射,这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所以,他们的话,大家当个段子看就好。这并非俄罗斯官方立场,更多是失意者的碎碎念。
归根结底,外媒对福建舰的“差评轰炸”,本质就三个词:羡慕、嫉妒、恨。
- 美国的心态是“守成霸主”的焦虑。 他们无法接受另一个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顶级军事科技领域逼近甚至在某些方面(如中压直流电磁弹射技术)超越自己。所以他们的批评,是一种 “规则制定者”对“挑战者”的本能打压,试图用自己设定的标准和话语权,来贬低你的成就。
- 俄罗斯的心态是“昔日荣光”的失落。 从曾经的军工老大哥,到如今难以维系一支完整的航母舰队,这种落差感在面对中国日新月异的成就时,很容易转化为偏激的言论。
福建舰的价值,远不止于几条弹射器或者能载多少飞机。 它象征着中国海军正式从“绿水”走向“深蓝”的决心,是我们国家工业制造、科技创新和体系化作战能力的集中体现。从计划中的蒸汽弹射,临阵换装更先进的电磁弹射,这本身就是一个“幸福的烦恼”,证明了我们技术迭代的速度。
![]()
所以,下次再看到这种言论,大家心里就有数了:他们越是在细节上吹毛求疵,恰恰说明他们在宏观战略上已经无法忽视我们的崛起。 福建舰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它的真正实力,终将在未来的深蓝航迹中得到证明,我们没必要跟井底的青蛙解释天空有多辽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