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财经社 乌海
11月9日下午,科创板上市公司天准科技(688003.SH)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青一投资宣布,将无偿捐赠800万股公司股票及800万元现金,分别投向苏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与苏州市李政道教育和科学基金会,按11月7日公司收盘价计算,此次捐赠资产总额约4.4亿元。
这起罕见的科创板企业大额股权捐赠,确实是一场公益善举,说明天准科技创始人对于苏州科学教育的热心支持。
![]()
苏州首例股票捐赠
根据天准科技公告,此次捐赠分为两部分。青一投资向苏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6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0.82%)及160万元现金,向苏州市李政道教育和科学基金会捐赠64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3.29%)及640万元现金。
公告特别强调,本次捐赠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也不会对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这种“股权+现金”的组合捐赠模式,在A股上市公司中并不常见,尤其聚焦教育领域的定向捐赠,体现了捐赠方的长期主义视角。
苏州市李政道教育和科学基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捐赠资金将重点用于支持基础科学研究、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及产学研合作项目,与天准科技深耕的高端制造领域形成良性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捐赠股票均为无限售流通股,意味着基金会可根据自身规划灵活处置,为教育公益项目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
![]()
捐赠动因
天准是在苏州这片创新创业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反哺本地教育与科研,体现出企业对于苏州这片热土的热爱。
天准科技的前身可追溯至2005年,2009年正式在苏州注册成立,实控人徐一华带领团队从影像测量技术起步。
创业初期,公司曾面临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市场认可度低的困境,而苏州本地的人才支持、政策扶持成为关键助力。
2013年,天准牵头的“复合式高精度坐标测量仪器开发和应用”项目入选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仪器精度突破0.3微米,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没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就没有科技企业的技术突破。从创业初期的21项专利,到如今构建起覆盖半导体、电子、新汽车等领域的技术体系,天准的成长始终与人才培养紧密相连。
公司先后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培养了数百名高端技术人才,其中不乏从苏州本地高校走出的科研骨干。
![]()
技术硬实力
此次大额捐赠把天准科技这家科创板推到了聚光灯前。
资料显示,天准科技已成长为全球少数具备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半导体检测装备交付能力的厂商,成为科创板硬核科技企业的代表。
公司的主营业务聚焦高端视觉装备,形成了视觉测量、检测、制程装备及智能驾驶方案四大产品体系,服务半导体、电子、新汽车等核心工业领域。
2025年3月,公司旗下矽行半导体研发的TB2000明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装备通过厂内验证,标志着其半导体检测装备具备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规模化量产检测能力,这是国产装备在高端检测领域的重大突破。
这款明星产品的背后,是天准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高达3.35亿元,占营收比重20.79%,远超科创板企业平均水准。
天准科技,通过全自主研发的高功率宽光谱激光激发等离子体光源系统、AI图像处理算法等核心技术,实现了缺陷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速度的双重提升。
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多少利润,更在于为社会贡献多少力量。或许正是此次亿元捐赠的最好注脚。
此次股权捐赠,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科技企业兼顾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成熟与担当。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这样的企业故事,值得更多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