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老白第237篇原创笔记
前言
演员贾冰制造过一个热梗:
“你什么档次?跟我用的一样!”
而职场上,即使你和我一样,不喜欢用“层次”评价人,也不得不承认:
有人只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也有人舍得分享利益;还有人在成全他人的过程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3个“思维层次”的差异。
01 越爱占便宜,越得不到便宜
工作20年接触过无数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自诩“会过日子”的人。
他有句口头禅:“钱是赚出来的,也是省出来的。”
于是,在单位打印孩子作业;时不时拿点没拆封的纸巾和洗手液,都是基本操作。
每天至少有半小时消耗在洗手间;领导不在时下班从来不会准点,更是习以为常。
他为目光短浅,处处算计而沾沾自喜时,早已忽略:
占便宜的本质,是把个人利益建立在他人损失之上。时间久了,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防着他。
所以,这种思维最可悲的,反而不是“占便宜”本身,而是他根本没意识到,究竟失去了什么。
职场上,吃亏未必能换来机会。但爱占便宜的人,绝对占不到真正的“便宜”,爱计较的人,往往也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02 爱价值互换,难突破天花板
莫言说过一段犀利的话:
“不管你多么善良,当你没有价值时,就算温柔的像只猫,别人都嫌你掉毛。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利益交换,你的价值就是你的一切。”
不得不说,职场向来如此。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深谙这个逻辑,他们不贪便宜,也不甘无偿付出;追求公平合理,彼此互惠互利。
在我看来,这个思维没错,但遗憾的是,上限大多有限。
因为,人际关系终究不是赤裸裸的交易。如果每次付出都期待回报;每次受助都记在心里。久而久之,既会压垮自己;也会让人觉得你差点意思。
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无法即时结算,过去的奖励,并不等于未来的预期。你或许能算清眼前的得失,却很难衡量长远的价值。
03 有利他思维,才能接近完美
你有没有遇见过这种人?
他们接手没人干的活,不计较得失;舍得分享资源,不怕被超越;甘愿别人当主角,不在乎利益。
你会不会觉得他们“傻”?
我觉得不,这反而是难能可贵的“利他思维”。
正如稻盛和夫说的:“利他,是最高明的利己。”
区分两者的标准也很简单:“老实人”是被动承受,“利他者”是主动选择。
职场上,重要的不是索取,而是创造;不是占有,而是分享。
为别人铺路时,何尝不是在拓宽自己的路?为团队创造价值时,资源不也在向你聚拢?人无完人,只有越被需要,才越接近完美。
写在最后
小时候,你或许很擅长算数;中年后,不妨试着转变算法。
当从注重“我能得到什么”,转为在意“我成为了什么样的人”时,你会发现:
最厉害的“算计”,就是少计较;最高档的“层次”,就是在利他中,邂逅最好的自己。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