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懂得变通,是一种智慧。
在我们的人生中,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认知与坚持前行,当然,有些成功需要执着,需要对事情一些“犟”。
只是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不能够倾听,不懂得变通,总是一味的犟,其实恰好困在了自己。什么是“犟”?
![]()
“犟”,字典里解释为固执、不听劝,带着几分执拗与强硬。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情况:
认定一条路便不肯转弯,也听见不同意见,别人说了不同的意见,还会下意识的反驳,即便撞了南墙,也总想着把墙拆了而非绕道。
这样的坚持,实际上就是在给自己画地为牢。也正是如此,我们才需要明白这一点,那就是要学会倾听、懂得变通,放下无谓的“犟”。
古往今来的很多事情也都在告诉我们这一点。 就好像是东汉末年的袁绍,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谓是兵多将广,可以说是北方最具实力的诸侯。
就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奇袭乌巢囤积粮草之地,部下许攸紧急献策:“乌巢乃曹军命脉,应火速派重兵驰援,否则粮草尽失必败”。
![]()
可是袁绍却刚愎自用,不听许攸的关键建议,反而轻信他人的谗言,执意要分兵攻打曹操大本营,结果错失救援乌巢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比如项羽在鸿门宴上不听范增的建议放走刘邦,蔡恒公讳疾忌医,这些不都是在告诉我们,越是固执己见,越是听不进去别人对的意见,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正如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好:“倾听就像海绵一样,汲取别人的经验与教训,使你在人生道路上少走曲折的弯路,经过你有目标的艰苦奋斗,使你能顺利地到达理想目的地。”
所以,我们要知道变通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清醒。要知道,每一句能够听进去的背后,都带着格局。
学会倾听,并不是什么话都听,更不是毫无原则的妥协。毕竟,有些意见有好话,也有坏话。我们要听的是对自己变好有利的,而不是不管好话、坏话都不听。
![]()
就好像是刘邦一样,他的家世可以说毫无优势,为什么最终能够夺得天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善听善纳。
正如在经过鸿门宴之后,他就听从了张良的韬光养晦的建议,开始收拢民心。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运筹帷幄不如张良,治理国家不如萧何,领兵打仗不如韩信。”
但是他却能够把这些贤才给利用起来。把这些人的智慧为己所用。这就是因为他能够学会倾听,懂得变通。不是一味的“犟”。能够做到从善如流。
是啊,就好像上学的时候,我们做题目的时候,遇到问题没有必要死磕一种思路,反而换个角度或许就解出来了。
事实也是如此,那些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倾听,能够懂得变通的人,总是能够比别人更容易把握机会。
![]()
对于有些事情,“犟”并不是在坚持,也不是自己对底线的保持,而是对别人对的意见的漠视,是对现实变化的抗拒。
就好像是在走路的时候,已经有提示前方此路不通,前方修路,有的人总是觉得自己能够走过去,结果走到底才发现过不去,结果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正如《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换句话来说,学会倾听,是让我们能够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改进的又哪些。懂得变通,是让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一条路走到底,要能够找一找其他路。
文|明浮生
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