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6 日前后,两件事引发广泛关注:乌克兰无人机突袭克里米亚新菲罗波尔的克里姆石油库,引发持续大火;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突访赫尔松前线医院,与当地儿童见面互动。
![]()
克里米亚作为俄方 2014 年吞并的战略要地,一直被普京视为 “王牌”,但此次油库被炸打破其 “安全神话”。凌晨 2 时 30 分起火的油库,爆炸声传遍南部海岸线,火势至今未完全扑灭。此前一天,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 1124M 信天翁反潜舰也已冒烟受损。乌军凭借改装商用无人机的灵活性,突破俄方 S-300、S-400 密集防空网 —— 这些信号特征特殊的无人机,让俄军雷达难以识别,高射炮 “打蚊子” 般徒劳无功。
![]()
朱莉的突访则带有强烈象征意义。这位国际人道主义工作者未提前告知乌克兰政府,自行抵达仍面临炮击风险的赫尔松,与前线民众互动。开战以来她多次到访乌克兰,与尊龙等捐款支持乌军的华裔明星一样,以实际行动传递西方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也让 “反对侵略” 的民意更受关注。
背后的国际格局同样暗流涌动:加拿大宣布未来 5 年增加 600 亿美元国防预算,欧洲国家加速强化国防;波兰向斯洛伐克提供美国天然气,逐步取代俄罗斯能源供应,进一步瓦解俄方能源霸权;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亲俄立场,在西方阵营集体反俄、美国政策可能加码的背景下,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当前战局已清晰:俄罗斯经济受制裁重创,战场推进代价惨重,普京陷入 “打则内压剧增、不打则领土难保” 的两难;乌克兰则凭借国际支援、明确的战斗意志与灵活战术,持续提升俄军占领成本。克里米亚的油库爆炸、赫尔松的明星到访,本质都是 “反侵略” 与 “侵略” 的较量延续 —— 乌克兰正在用每一次打击证明,自由与主权值得捍卫,而侵略终将付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