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安门广场上那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站了七十多年了,大家天天路过,可能都没细想过它背后的故事。尤其是碑身上的155个字,看起来简单,可其实藏着毛主席对国家未来的大智慧。
![]()
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了,新政府忙着建都的事。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搬到香山双清别墅,开始规划北京城。市政府赶紧设了建设局和都市计划委员会,找来专家帮忙。北平艺专雕塑系的滑田友,就被拉进来当顾问。他这人专业强,对政治也敏感,解放没多久就想在天安门前建个大纪念物,结合雕塑、建筑和绘画,突出中国味儿,缅怀先人,教育后辈。
![]()
滑田友没闲着,四处转悠考察,最后挑中天安门广场中轴线那块地。觉得这儿最合适,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历史的重量。9月23日,他写信给建设局局长曹言行和两位副局长,建议建这个东西。信里说,这玩意儿得有政治意义,团结大家,打击对手,还得艺术性强,让老百姓爱看。
![]()
还提了怎么操作:做模型,让群众评一评,再定方案。建设局的人一看,有道理,就回信讨论。滑田友在回信里第一次提“纪念碑”,说要简单易懂,和周围环境搭,集会时看得清。俩边来回聊了好几轮,谈雕塑怎么代表英雄,方案怎么征集,施工怎么弄。
![]()
后来,建设局整理成提案,递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9月30日,会议通过了。下午,毛主席、朱德、周恩来他们带着代表们去广场奠基。毛主席铲了第一锹土,还读了碑文草稿。大家把各地土石扔进基坑,象征全国一心。基坑里埋了个铁盒,装着会议文件和3207名烈士名单,包括各种背景的英雄。这事儿一办,就成了国家大事,全国顶尖人才都来帮忙,建筑师、史学家、艺术家齐上阵。
![]()
设计阶段热闹了。梁思成管总设计,刘开渠负责浮雕。收了240多份方案,有人想传统碑,有人想柱子。最后定成四方体,高37.94米。碑座两层,汉白玉栏杆围着。浮雕八块,主题从虎门销烟到胜利渡长江,盖了鸦片战争后主要事件。每块高2米宽3米,刻战士、工人、学生,突出群众作用。
滑田友管五四运动那块,和别人合作,用中国画手法,塑25个人物,前头知识分子,后头青年举手喊口号。其他块也细致,曾竹韶管虎门销烟,司徒杰管武昌起义。各组在美院工作室改来改去,按史实调姿势道具。
![]()
1952年8月1日,开工了。材料选青岛浮山花岗岩做碑心,泰山汉白玉做座。碑心石重300吨,从青岛运北京,花七个半月。7000多工人铺木板滚筒路,过山过桥,避开坏天气,总算运到。地基用倒金字塔结构,挖深浇混凝土,沉降控在0.5毫米内,比国际标准好。施工遇上土软,工程师把桩基稳住。浮雕放大用网格法,从泥稿转石材,匠人手凿几个月。滑田友去现场盯,确保动态对。
![]()
碑文是重点,毛主席亲自写。正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字,他题的。背面155字碑文,他构思的。周恩来练了四十多遍,写得工整。碑文分三段:第一段说三年内牺牲的英雄,第二段三十年内,第三段从1840年起,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斗的英雄。
全用“人民英雄”称呼,不分派别。毛主席这思路广,不限近事,拉到鸦片战争,盖住太平天国、戊戌、辛亥、五四等。有人建议加共产党痕迹,他不干,说党只是历史一小部分,时间短,不能独占。碑文没提党,没提军队,就提人民八次,强调整体。
![]()
为什么用“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不直接说“一百年以来”?这有讲究,突出历史厚重感,让人觉得民族抗争长河绵延。碑文重复“永垂不朽”三次,鼓劲生者。毛主席指示建永久建筑,材料抗风化,结构稳。建成后,这碑不光是石头,还成精神符号,每逢大事,国家意志在这投射。
![]()
1958年4月22日完工,5月1日揭幕,50万北京人围观。从那起,列国家一级文物保护。五年大修,天天检测。2013年后,用三维激光扫描建数字档,毫米级修伤。2019年修时,开铁盒,名单还在。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