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山无言
本文为深度观点解读,仅供交流学习
哈喽,大家好,我是山无言,今天让我来带大家看一下荷兰首相公开“造谣”这件事。
个人觉得,西方那些政客的眼睛有和没有没什么区别,上下嘴唇一张说出来的就是“瞎话”。还“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但对张学政保持免职。”真的是给了他们好脸色他们就往上爬。
![]()
荷兰首相的荒唐发言
11月7日,巴西气候峰会现场,荷兰首相斯霍夫突然放了个重磅声明:声称咱中国同意恢复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的芯片出口,但张学政的免职决定不变。
![]()
紧接着,欧盟也跟上脚步,说中方已通知恢复供货,前提是“仅用于民用”。看起来荷兰和欧盟自信满满,仿佛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安世风波”落下帷幕。
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11月8日,咱中国商务部直接给了个正面回应:没有的事!中方只是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恢复出口这事儿还没影儿呢。
商务部还正儿八经声明:荷兰的表态不能只停在嘴上,必须拿出切实行动。造成供应链混乱的锅,荷兰自己得背。至于出口豁免,咱早就对符合条件的民用芯片给过绿灯,核心问题始终没变。
![]()
这一来,荷兰媒体直接高调解读,说中国是“屈服于压力”,放行供货但放弃支持张学政。国内网友也很有想法,纷纷发问:为啥同意恢复出口却不坚持让张学政复职?这是不是在关键问题上让步了?
咱们还得把时间拨回两个月前,理一理这场风波的来龙去脉。
故事真正的导火索,是9月30日那天。荷兰经济部突然引用一部1952年的《商品供应法》,直接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家实体的资产、知识产权还有人事任免权。
![]()
10月7日,阿姆斯特丹法院紧急开庭,虽然没有公开审理,但结果很快出来:张学政被暂停CEO和董事职务,闻泰科技持有的99%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外籍独立董事Stefan Tilger被任命为临时CEO,直接拥有“决定性投票权”。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闪电夺权”,闻泰科技辛辛苦苦并购安世,花了大价钱,结果被荷兰一句“国家安全”全盘否定。你说气不气人?
![]()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影子始终挥之不去。根据荷兰法庭文件,早在今年6月12日,美国商务部就和荷兰外交部开过秘密会,明确要求撤换张学政。
而这次荷兰付出行动,完全是在配合美国的“50%穿透规则”:只要中资持股超过一半,就要严格审查甚至强行干预。
![]()
![]()
咱中国的要求与行动,西方国家的强盗本质
咱中国企业的核心诉求其实很简单:张学政复职,恢复安世正常治理,这不仅仅是人事安排,更关乎整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合法权益。要是这次让步,今后中国企业在全球收购的安全感就没了,谁还敢往外投钱?
面对荷兰这一手“冻结+夺权”,中国这边的反制也是精准且有分寸。10月4日,商务部宣布禁止安世中国工厂出口特定芯片和元器件。
![]()
别小瞧这道禁令,打得可不是安世一家,而是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链的七寸。安世70-80%的封装和测试产能都在中国,晶圆主要还在欧洲。禁令下去,大众、宝马这些欧洲车企立马遭殃,零部件短缺成了现实。
结果,到了11月5日,安世荷兰总部有点顶不住了,发表声明说“欢迎中方恢复出口”,同时强调张学政已经被暂停职务,不再担任CEO。
甚至,他们还要求咱中国工厂先把暂停期间的晶圆采购费结清,甚至暗示10月13日以后中国工厂的产品质量不保证,无非就是想给“中国产品不可靠”找点台阶下。
![]()
什么叫“欢迎中方恢复出口”但“同时强调张学政已经被暂停职务,不再担任CEO”?
听不懂对吧?听不懂就对了。因为这就是西方的强盗思维,他们认为咱中国被抢了也不能反抗。
荷兰这边的算盘打得很精,既想让中国继续供货,稳住全球市场,又不愿意把公司控制权还给中国。但荷兰经济部算过一笔账:若断供持续到2026年一季度,安世全球销售额至少下滑15%。
别看荷兰是个发达国家,人口还没成都多,真要失业2000个高技术岗位,经济和社会稳定压力可就大了。
![]()
![]()
美国卖队友,荷兰只有两个选择
局势在10月底突然变了。美国这回“见好就收”,特朗普宣布暂停执行“50%穿透规则”,这让荷兰失去了继续冻结安世的“法理依据”。美国的算盘很清楚,优先照顾的是自己经济利益,盟友荷兰的损失关美国什么事,能省事就省事。
中国这边随即出招。11月1日,商务部宣布对符合条件的民用芯片出口豁免。表面上是释放善意,实际上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
并且明确指出,豁免不等于让步,恢复张学政职务这条红线不能动。这一手“以退为进”,既缓解了欧洲部分国家汽车产业链的压力,也让咱中国继续站在道德高地,同时把压力继续传导给荷兰。
荷兰左右为难,有两个选择:要么彻底解除冻结,让张学政复职,换取中国恢复供货;要么死扛到底,坚持免职决定,结果就是供应链断裂、经济损失不断扩大。
荷兰很想找个“中间路线”,做个美梦,既让中国工厂继续干活,又能牢牢把控管理权。可惜中国这次明确拒绝了,没门儿。
![]()
说到底,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企业争端,而是全球产业规则和治理权的较量。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安世,实质上就是在否定中国企业对合法收购资产的控制权。
这种“先冻结、后找理由”的做法,如果被默许,就是给西方国家干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开了先河。
咱中国这边的底线思维很明确:张学政是否复职,不只是个人职位问题,而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权益的问题。要是这次松口,今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就等于成了“待宰羔羊”,谁说你不合规,随时冻结、随时剥夺。
![]()
![]()
咱中国的优势,这件事的未来走向
目前的局面也很清楚。中国同意荷兰派员来华磋商,但要求必须带着实质性解决方案,谈判核心条件依然没变:恢复张学政职务,解除对闻泰科技股权的冻结。
咱中国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越是“耗”,韧性越强。荷兰经济对高端制造业的依赖度高,2000个高科技岗位的流失会对本国经济和政治造成实实在在的冲击。
![]()
最后怎么收场?大致就两种可能。一种是荷方彻底妥协,恢复张学政职务,中方配合恢复供货,双方重回正常商业轨道;另一种就是荷方死扛到底,安世彻底失去中国市场,市场份额被国产厂商瓜分,荷兰自己承担经济损失。
以目前的形势看,中方并未让步,而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既维护了核心利益,也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荷兰试图“既要又要还要”的幻想注定要破灭,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只能是坚持公平规则、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一方。
![]()
总的来说,这场安世风波,不仅仅是一次企业危机,更是一场全球产业治理和规则制定的正面对抗。
对于咱中国来说,守住了底线,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咱的海外权益不能随便动,更不会被轻易拿捏。随着西方国家的没落,未来这种事件只会越来越多,咱还是那句话,挺住,才能赢!
关于荷兰首相胡言乱语这件事,你怎么看?咱中国真的让不了吗?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想法。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欧盟称“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买方承诺仅用于民用用途
2025-11-09 08:20·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