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安全与治理推进计划研究成果——《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论坛上发布,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本次乌镇峰会期间发布的三大报告之一。
![]()
《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报告内容。官方供图
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安全与治理推进计划联合牵头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曾毅,安全与治理推进计划联合牵头人、英国剑桥大学未来智能研究中心项目主任肖恩·欧·海格缇(Seán Ó hÉigeartaigh)共同介绍了此项联合研究成果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全程参与此次报告的组织、编写与发布。
《报告》围绕“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设计”主题开展研究,系统梳理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他领域的全球治理多边实践经验,探讨如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出发,构建具有广泛国际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
《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场景的拓展,其伴随的治理挑战亦随之复杂化并呈系统性外溢。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风险的持续累积与地缘政治因素的叠加,正在进一步加剧全球治理困境。面对当前治理格局呈现显著碎片化、安全与治理需求日益紧迫的现实,从维护全人类共同安全与福祉出发,早日构建完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已刻不容缓。
根据《报告》,尽管全球各方在人工智能安全、伦理规范、能力建设及跨境合作等领域已开展广泛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当前全球治理努力仍存在结构性局限,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技术安全风险及其衍生风险的不确定性,确保全球在面对潜在重大威胁时具备充分应对能力来保障安全可控;如何协调人工智能多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复杂互动,充分发挥各方的能动性与优势形成合力,避免失序带来的治理真空等。
《报告》认为,各方应共同努力,通过强化风险应对协同机制、深化能力建设合作机制、健全履约审查与监督机制、完善科学研判与决策机制等,整合优化全球安全与治理资源,共同推动构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能够确保安全、确保包容、权责明晰、协调有力、权威高效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
曾毅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的国际合作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议题。面对技术的快速演进和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国际社会需凝聚共同的风险认知,建立一致的行动框架,并通过机制的设计与完善,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可控、包容的轨道上发展。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应以安全为前提、以福祉为目标、以普惠为价值、以合作为途径,最终造福于人类福祉。
编辑 王真真
校对 赵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