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中的一次选择,改变了我的职业轨迹
2024年初,我坐在办公桌前,第N次修改着那份毫无新意的营销方案。作为一名普通的市场专员,我明显感觉到了职业瓶颈——重复性工作、有限的晋升空间,还有那种被时代甩在身后的焦虑。
那时AI已经开始席卷各行各业,朋友圈里到处都在讨论ChatGPT、Midjourney。说实话,我内心是恐慌的。作为一个文科生,总觉得AI是技术大佬们玩的东西,离我很遥远。
迷茫中的一道光
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3月。公司新来的项目总监用AI工具,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我需要一整天才能做完的市场分析报告。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不是AI要不要学,而是不得不学。
刚开始自学的时候真的很痛苦。网上资料太多太杂,东看一点西学一点,一个月过去了还是停留在"会问ChatGPT"的层面。直到在某技术社区看到有人分享CAIE注册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的学习经历,我才算找到了方向。
![]()
这个认证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系统性。它不像其他一些证书那样一上来就要求编程基础,而是从AI的认知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对于我这样的零基础学习者来说,这种"扶着你走路"的感觉真的很重要。
考证路上的苦与乐
决定报考CAIE Level I后,我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备考生活。
![]()
现在还记得那些边工作边学习的日子:白天上班,晚上听课,周末做练习。Level I的内容比我想象的要实用得多,Prompt技术、AI商业应用这些知识,第二天就能用到工作中。
印象最深的是学习Prompt工程那周,我现学现用,用AI工具生成了一份竞品分析框架,得到了入职以来的第一次领导公开表扬。那种"学以致用"的成就感,真的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十一月份,我顺利通过了CAIE Level I考试。虽然只是个入门证书,但那种"我做到了"的自信,比什么都珍贵。
证书带来的改变
考完CAIE Level I后,意想不到的机会接踵而至。
先是公司内部竞聘AI应用专员岗位,我的CAIE证书和项目经验成了加分项。然后是在行业交流会上,因为对AI应用的理解,结识了好几位业内前辈。
![]()
最大的收获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前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地用老办法解决,现在会先思考:"这个问题能不能用AI优化?"这种思维让我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今年年初,我成功转岗到公司的数字化项目部,负责AI工具的应用推广。从"被替代者"到"推动者",这个转变在一年前是我不敢想象的。
![]()
给同样想转型的你
回顾这一年多的转型历程,有几个心得想分享:
起步阶段,系统学习比碎片化学习更有效
自学固然可以,但有体系的学习路径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CAIE注册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适合新手——它把复杂的内容拆解成了可执行的步骤。
理论与实践要结合
光学不练假把式。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把每个知识点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学了AI数据分析,就去优化部门的报表流程;学了智能写作,就尝试用AI辅助内容创作。
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有人三个月就能转型成功,有人可能需要一年。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要因为别人的进度而焦虑。
未来的规划
拿到CAIE Level I只是起点,我计划在今年报考Level II,进一步深入学习大语言模型和AI工程实践。我们部门也在考虑把CAIE认证纳入员工培训体系,让更多同事能够系统学习AI知识。
说实话,如果能重来,我可能会更早开始学习AI。但转念一想,最好的开始时间一个是去年,另一个就是现在。
![]()
写在最后
从营销专员到AI应用专员,这段转型之路让我明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拥抱变化。
如果你也在考虑学习AI,我的建议是:不用想太多,先行动起来。可以从CAIE Level I这样的入门认证开始,一步步构建自己的AI知识体系。
毕竟,AI不是要取代我们,而是要成为我们更好的工具和伙伴。在这个人机协同的时代,早点上车,总比在后面追赶要好。
与所有在转型路上的职场人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