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我这日子是不是没救了?”深夜十点,城中村巷口昏黄的路灯下,小李蹲在台阶上猛抽了一口烟。
半年前他还是工厂流水线上的组长,月薪八千,如今却因工厂搬迁成了待业青年。
妻子在超市做收银,孩子刚上幼儿园,每月房租一千八,水电费三百,加上日常开销,钱包比脸还干净。
那天他蹲在巷口,看着隔壁卖烤冷面的大姐又收了张百元大钞,突然一拍大腿:“我咋不能学她?咱这城中村外来人口多,打工的、送外卖的、摆摊的,哪个不需要顿热乎饭?”
失业了不要慌,在城中村做这个小本生意,只要勤快点,一天能挣六七百。
1、城中村里的“移动快餐铺”
小李的“移动快餐铺”说白了就是辆改装过的三轮车,车斗焊了不锈钢操作台,左边装煤气灶,右边摆调料罐,车尾挂个保温桶装免费汤。
每天上午十点出摊,下午三点收摊,主要卖15元两荤一素的盒饭,再加5块钱的卤蛋和烤肠。
别看这生意小,城中村有三大刚需:一是打工族赶时间,中午饭点就半小时;二是工地工人饭量大,15块钱能吃饱;三是小商小贩舍不得下馆子,便宜管饱才是王道。
小李的菜单每三天换一次,周一土豆炖鸡块配酸辣土豆丝,周三红烧肉配手撕包菜,周五鱼香肉丝配麻婆豆腐,都是家常口味,咸香微辣,下饭又顶饿。
2、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赛道”
城中村做快餐有三个天然优势:一是客源稳定,周边三个电子厂、两个工地,每天固定有上千人需要解决午饭;二是成本低,青菜去附近批发市场买,比超市便宜三成,猪肉买边角料做红烧肉,成本压到每份盒饭四块五;三是竞争小,正宗餐馆嫌城中村租金高不肯来,流动摊位又做不了热乎饭,刚好卡住这个市场空白。
更关键的是,这生意不用朝九晚五,自己当老板,勤快点还能多挣。
3、操作:从选点到经营的“全套攻略”
选址是第一关。
小李最初在村口摆摊,结果被城管撵了三次,后来转到工厂后门的小巷子,既避开了主干道又靠近工人宿舍。
采购要赶早市,凌晨五点去批发市场,挑带泥的土豆、带叶的白菜,比净菜便宜两成;猪肉选前腿肉,肥瘦相间适合炖炒;大米用东北圆粒米,煮出来颗粒分明有嚼劲。
烹饪有窍门,青菜先焯水再炒,保持翠绿;红烧肉用冰糖炒糖色,颜色红亮不发苦;汤用大骨熬三小时,免费供应还能吸引顾客。
定价要摸准心理,15元两荤一素是打工人的心理价位,加5块钱的卤蛋、烤肠属于“小满足”,客人觉得占了便宜还愿意多买。
销售要会“吆喝”,小李自制了喇叭录音:“热乎盒饭,两荤一素15块,加饭不加钱!”
中午饭点人挤人时,他还会喊:“最后二十份,买盒饭送酸豆角!”
4、注意事项:避坑指南与细节把控。
食品安全是红线。
每天开摊前必须用酒精擦操作台,生熟菜板分开,切肉的刀和切菜的刀不能混用。
食材存储要留心,夏天剩菜超过两小时必须倒掉,冬天也不能超过四小时;青菜要放在通风处,避免捂黄。
成本控制有门道,煤气罐选大罐的,比小罐每立方便宜五毛;调料买散装,比瓶装便宜三成;包装盒选加厚款,耐摔还显档次。
客户关系要维护,常来的客人记得名字,张哥爱吃辣,李姐要少盐,王叔不吃香菜,这些细节记在手机上,下次出餐自动调整。
遇到城管检查,要提前打探消息,周一、周三上午十点可能查得严,这时候就晚半小时出摊;遇到同行竞争,别打价格战,要比口味比服务,比如给老顾客多打半勺肉,给带小孩的顾客送颗卤蛋。
小李的生意越做越顺,靠的是三个“活”字。
一是活络脑子,他发现工地工人爱吃硬饭,就把米饭煮得稍微干些;电子厂女工爱美,就把红烧肉换成排骨,少油少盐。
二是活用人脉,跟附近小卖部合作,顾客买瓶水可以领盒饭优惠券;跟快递点合作,快递员取件时帮忙宣传。
三是活用时间,早上六点熬汤,七点炒菜,八点装盒,十点出摊,下午三点收摊后还能去菜市场捡些品相好的边角料,第二天做员工餐。
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是每天多挣几百块的关键。
如今的小李,每天上午十点准时出现在巷口,三轮车上的保温桶冒着热气,排队的客人从车前绕到巷尾。
他常说:“失业不是终点,是重新出发的起点。”
这碗热乎的盒饭,不仅填饱了打工人的肚子,更让小李找到了生活的底气。
城中村的小生意,看似不起眼,却藏着最朴素的生存智慧——只要肯动脑、肯动手、肯低头,再小的生意也能做成大事业。
失业了别慌,城中村的小生意,或许就是你逆袭的起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