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铸忠诚,奋斗展芳华
西藏墨竹工卡综合库战友联谊会纪实
方群龙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十月十八日,墨竹工卡综合库的老战友与军属们从全国各地奔赴成都,共赴一场情谊绵长的战友联谊会。
![]()
此次相聚的198位与会者,多是花甲乃至古稀之年的老人。岁月改变了他们的容颜,却抹不灭雪域边关那段艰苦与光荣并存的记忆,更冲不淡扎根心底的浓浓战友情。
聚首一刻,握手拥抱,笑语寒暄,仿佛重回昔日并肩奋斗的峥嵘岁月。而令人动容的是许多老战友克服困难前来赴约的深情:家住上海85岁高龄的王国训政委,不顾腰椎病痛执意坐轮椅,由儿子儿媳陪同前来;73岁末任主任肖长春安顿好九旬老母抱病赴会;副主任骆世悦心脏安有四个支架仍从医院赶来;原仓库唯一的一名女兵孙蓉莎虽已离开部队多年,但听说战友聚会,她第一个报名参加。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战友之情的崇高与厚重。
墨竹工卡综合库是西藏军区仓库中海拔最高、位置最偏远、环境最艰苦的地方。那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六月飞雪、十月结冰,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各分库分布于大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高寒缺氧、紫外线强,许多战友头晕气短、食欲不振、失眠难寐,一些老同志出现嘴唇发乌、指甲凹陷、血色素增高、高血压、心脏扩大等高原疾病。
交通极其不便,信息闭塞。仓库距墨竹工卡县城30多公里,道路崎岖难行。夏季山洪、滑坡频发常导致交通中断。没有通信设施,与外界的联系十分困难,报刊成了“周报”甚至“月报”,家书抵万金,却往往延后半月至一个月。物资匮乏,新鲜蔬菜缺乏,日常供应以腊肉、干菜、海带和粉条为主,生活品质低,成本高,难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
更艰巨的是高海拔极大的增加了劳动强度。研究表明,在4000米海拔空手站立,相当于在平原负重40斤。而仓库官兵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物资装卸、执勤警戒等高强度的任务。体能的消耗几乎是平原的一倍,加之西藏冰雪期长,全年约60%的任务必须在雪融后,下雪前短短四、五个月内完成。每一次装卸,都是一次身体的极限挑战。在没有机械装卸的情况下,上百台车的物资全靠官兵肩扛手搬,一干就是一整天。大家争先恐后、勇挑重担,用坚实的臂膀扛起成吨的物资,哪怕汗水湿透、筋疲力尽也从不退缩,很多人因此落下了腰肌劳损等职业病。
除了繁重的装卸任务,站岗执勤,守卫库区安全同样是仓库官兵的神圣职责。无论是寒风暴雪,夜深人静,他们始终坚守岗位,巡逻站岗、潜伏执勤,用警惕守护一方平安。建库二十五年来,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一代代仓库官兵胸怀报国之志,告别故土亲人,毅然走向高原,走进军营,将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的奉献给这片土地。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的老西藏精神,在艰难中扎根,在困苦中奋进。自力更生,新建水电站,修路开荒,植树种菜,建设文体设施,改善营区工作生活条件。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为藏族同胞通水通电,结束了他们无电无自来水的历史。他们信念如磐、理想如山,以“不做雪山的奴隶,要做雪山的主人”的英雄气概,出色完成了以物资收发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为巩固边防、建设边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墨竹工卡综合库不仅是一座担负重要使命的军事设施,更是一片淬炼忠诚与担当的热土。自1966年组建至1991年撤销,二十五载风雨兼程,一批批官兵在这里扎根奉献,以青春和热血书写了闪亮的军旅篇章。他们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个人与集体,多次立功受奖。墨竹工卡综合库更被西藏自治区和西藏军区联合授予“拥政爱民模范单位”荣誉称号,熠熠生辉。
![]()
建库以来,一批又一批干部在这片艰苦而光荣的土地上锻炼成长,其中有32人陆续走上师、团职领导岗位,更涌现出一名军职干部,展现出综合库作为人才摇篮的深厚底蕴。
战士牛文忠、周德龙、黄尚等人常年坚守于大山深处,与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前程观对待个人得失,恪尽职守,出色完成了仓库守卫、物资装卸等各项任务,成绩斐然。退役之后,他们不忘初心,把部队的锤炼化为前行的力量,在各自领域奋发有为,续写辉煌。牛文忠通过不懈努力取得律师资格,以法律为武器,倾力维护百姓权益,成功办理多起案件,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周德龙发挥在部队担任卫生员所学的专业特长,在家乡开办诊所,热心服务群众,成为百姓信赖的健康守护者。黄尚则潜心钻研音乐,创作出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以动人旋律传递真情,深受人们喜爱。
他们是墨竹工卡精神的缩影,更是新时代奋斗者的生动写照。难忘的军旅岁月长短虽异,却在每个人心中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才更能在人生长河中。绘出最动人的风景,写下最铿锵的诗篇。
此次联谊会上,墨竹工卡综合库最后一届党委班子成员齐聚一堂,他们走向主席台,向在场的战友与军嫂致以崇高军礼,并献上洁白的哈达。各个时期来到仓库工作的首长和战友,王国训、方群龙、肖长春、周德龙、孙蓉莎先后发言,共议墨竹工卡库的建库史、奋斗史。回味过往的青春时代,追寻在高原仓库创业的峥嵘岁月,重温那难忘的军旅情怀。特别令人动容的是军嫂周碧芹的发言,她以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娓娓道出作为边防军人妻子的付出与坚守——抚育幼子,照料长辈,牵挂远方的丈夫,以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默默支持着边防事业,这份无言的大爱,值得我们最诚挚的敬意与感谢。
![]()
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江昌平、唐彩龙等六位组委会战友半年来的精心筹备。从活动策划、人员统计到物资准备,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经过实地考察,最终选定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成都市三圣乡刘家花园作为聚会地点,得到了战友们的一致好评。
两天的相聚始终洋溢着温暖与欢乐。唐文禄战友与沈志凤军嫂用镜头记录了活动的珍贵瞬间,而文超战友更是奔波忙碌,用专业摄影为每个人留下了难忘的合影。这些定格的笑容,将成为我们永远珍藏的宝贵记忆。
相聚虽短,情谊长存。这次联谊会不仅是一次重温,更是一次力量的积蓄。让我们带着这份深厚的情谊,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无论身在何方,我们永远都是战友,永远都以军人本色书写人生的新篇章。期待下一次重逢,愿你我依旧如故,情怀依旧火热!
![]()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方群龙:军旅生涯37年,先后在西藏军区后勤部,拉萨军分区,四川省军区工作,2006年退休。在藏工作30年。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雪域军旅情怀最令我追忆心动,刻骨铭心!
![]()
作者:方群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