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布拉夫斯基最近公开的一段证词,在国际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位以色列前安保人员,是首位站出来承认自己在加沙地带被囚禁期间遭遇性侵犯的男性人质。
![]()
在这之前听过不少冲突中女性被俘受虐的消息,男性遭遇这类暴行并公开讲述的情况,还真是头一次见。
布拉夫斯基的噩梦始于2023年10月7日,那天他正在雷伊姆附近的诺瓦音乐节上做安保工作,本来该是满场音乐和欢笑的场合,却成了生命的终点线。
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的武装分子突然发动突袭,现场瞬间乱成一团。
![]()
数百人在这次突袭中丢了性命,布拉夫斯基没来得及做出任何有效防护,就被武装分子绑架,一路带到了加沙地带。
本来想简单提下袭击情况,但后来发现这事儿背后的惨烈远超字面描述,一个守护他人安全的安保人员,最终连自己都没能护住,这种身份的反差想想就让人心里发堵。
两年囚笼:不止饥饿的双重折磨
![]()
他这一被囚就是两年,直到上个月才借着哈马斯的停火协议,和最后20名幸存人质一起获释。
停火协议带来的获释固然值得庆幸,但哈马斯同期移交的22具遇难人质遗体,又在提醒着外界,不是每个被绑架的人都能等到重见天日的那天。
这些遗体背后,是一个个彻底破碎的家庭,布拉夫斯基在以色列第13频道的采访里,说起囚禁生活时语气里全是痛苦。
![]()
武装分子把他的衣服扒光后捆起来,不仅对他实施性暴力,还故意不给饭吃。
他坦言自己当时差一点就死了,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只能靠祈祷撑着。
他的母亲在他获释几天后也透了些细节,说儿子不仅挨了鞭打和殴打,施暴者用的工具都让人没法细说。
![]()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武装分子还逼着他皈依伊斯兰教,说只要改信就能多给点吃的,能得到些优待,但布拉夫斯基硬是没答应。
绑匪见这招没用,就开始编瞎话,一会儿说以色列那边没人在乎他,不会为他抗议,一会儿又瞎吹以军伤亡多惨重,摆明了就是想从心理上彻底打垮他。
如此看来,这些武装分子要的不只是囚禁他的人身,更是要摧毁他作为人的尊严。
![]()
证词为证:国际社会的沉默太刺眼
布拉夫斯基的证词可不是孤例,2024年联合国就出过一份报告,里面明明白白写着,有清晰且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以色列人在10月7日袭击当天和被俘之后,遭遇了强奸和性侵犯。
有个人证词又有联合国报告背书,按理说相关国际组织早该站出来说话了。
![]()
尤其是那些平时张口闭口维护女性权益、反对暴力的国际妇女组织,这次却集体哑火了。
以色列方面已经多次指责这些组织保持沉默,对哈马斯等实施的性暴力行为没一句谴责。
我之前还挺佩服这些国际妇女组织,在不少地区的性别暴力事件中,它们发生都挺及时。
![]()
可这次面对冲突中的性暴力,不管受害者是男是女,都是对人权的践踏,他们的沉默实在让人搞不清到底在顾虑什么。
联合国专家小组说这类调查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摸清全貌,这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实在站不住脚。
性暴力本就是反人类的暴行,哪怕调查没结束,先表明反对立场总不是难事,国际组织存在的意义,不就是守护基本人权吗?
![]()
总不能因为地域或者政治立场不同,就选择性看不见这些恶行,布拉夫斯基的经历其实就是巴以冲突中无数平民的缩影。
本来想不通为什么冲突双方要把怒火发泄到平民身上,后来慢慢明白,一些武装组织大概是想通过折磨人质施压对方,可这种做法无疑是火上浇油。
它不会让矛盾解决,只会让双方的仇恨越积越深,冲突归冲突,底线不能破,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每个平民的尊严都不该被随意碾碎。
![]()
国际社会真该放下那些立场偏见,别再沉默下去,只有各方都守住人道主义的底线,坐到谈判桌前谈一谈,像布拉夫斯基这样的悲剧才不会再重演。
毕竟每个生命都该被尊重,这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