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其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及田间管理措施的综合影响。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对奇台县、北屯福海、塔城及昌吉,博乐,伊犁南疆套种等典型区域的玉米种植密度进行梳理与分析,旨在为优化种植策略提供参考。
一、奇台县:密度控制在7500株/亩以内
奇台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该区域主推耐密植、抗逆性强的品种,建议种植密度控制在7500株/亩以内。通过合理密植可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关系,避免因过度密植导致通风透光不足,影响光合效率和产量形成,主栽品种华西709,表现非常稳定。
二、北屯.福海:依品种特性差异化定密
北屯.福海地区气候条件复杂,需根据品种积温特性调整密度:
1.高积温品种(如和育187):生育期较长,植株繁茂,建议密度控制在7500株/亩以内,以保障单株发育空间,该熟期的竞争产品较多,伴随东北的大板粮的末路,基本上都新疆的适合区域看到了身影。
2.低积温品种(如兆和402):生育期较短,株型紧凑,可适当提高密度至8000-10000株/亩以内,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该区域需结合土壤肥力与灌溉条件灵活调整,是温度年际间变化较大的地区,我对兆和402的定位是高温条件不早衰,低温年我的表现就异常突出,目前表现依然优势。
三、塔城:密度范围7000-8000株/亩
塔城地区气候凉爽,无霜期相对较短,多种植中早熟品种。调研显示,该地密度普遍维持在7000-8000株/亩。建议播种就开始铺设滴灌技术,确保出苗一致,实现稳产高产。
四、昌吉:密度突破8000株/亩
昌吉地区光热资源优越,土壤肥沃,灌溉设施完善,玉米种植密度多超过8000株/亩。该区域广泛采用耐密品种与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通过水肥一体化管理支持高密度群体,显著提升单位面积产量。
五.新疆伊犁河谷地区
1.特点:气候条件优于东北,积温相对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有灌溉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生长。播种密度:保苗密度在7500株/亩左右是一个高产高效的平衡点。这个密度比苗期滴灌区要低,但是这个区域有效降雨偏多,基本上能保证出苗,所以在7500株左右的密度,既能充分发挥单株生产能力(穗大、千粒重高),又能通过群体获得高产。
2.品种选择:选择中熟或中晚熟、大穗型品种,例如铁391类型,先玉1611等和耐密型品种斯泰112,金粒1702等品种并存,“密植与大穗型品种并存”——是自然条件优越,品种选择范围更广,既能走大穗路线,也能走密植路线,追求高产和优质的结合,该区域也是种业人必争的好市场,只要找到区域,都能有所价值。综述伊犁:积温充足 → 中晚熟大穗 or 中熟耐密品种 → 中等偏高密度(7000-8000株/亩。
六.南疆焉耆县/如库车、阿克苏套种区域,这是中国非常独特的种植模式。玉米与小麦的套种,玉米与孜然的套种等。玉米春播,玉米复播,百花齐放,啥样都有,有选择要粮饲兼用的,有种上就不管理浇不上水,只能收草的等等,方式多种多样,也是全国种业公司库存多,去库存的主要区域,该区域价格不高,对品种品牌的依赖性就新疆天玉种业和金丰源种业占主导,其他要求只要个子高,价格便宜就好。该区域的套播的主流品种和育187类型的,春播晚熟的品种还是比较喜欢稀植大穗的,先玉335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
总之,新疆不同区域的玉米种植密度需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及管理水平科学调整。奇台县、北屯.福海及塔城等地应以7500株/亩为基准灵活调控,昌吉,博乐等高效产区可探索8000株/亩以上的密植模式。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的协同创新,推动新疆玉米产业向高产、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来源:南北学苑 盛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