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秋风拂面,城墙为证,江豚为约。11月9日,正值2025年南京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活动期间,以“江豚保护助力城墙申遗”为主题的2025年江豚(南京)公益跑,在南京中华门热力开跑,约800名跑者沿中华门至东水关城墙步道,用脚步串联生态与人文。
![]()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主办,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南京城墙保护志愿协会承办。
![]()
上午八点半,中华门瓮城内已人声鼎沸。跑者们穿上印有江豚公益跑主题图案的参赛服,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做热身操,孩子们举着“小豚豚加油”的手牌,笑声此起彼伏。9点整,发令枪响,跑者们向东水关方向进发。脚步声、加油声交织,在秋日的秦淮河畔汇成一首城市的韵律之声。
活动精心设置了中华门——东水关单向3公里和折返6公里跑2种路线,既满足了家庭亲子的休闲需求,也为跑步爱好者提供了挥洒汗水的舞台。赛道沿途有古色古香的城墙风光相伴,还设置了打卡点、补给站,让跑者在奔跑途中既能感受运动的快乐,也能沉浸式了解城市历史底蕴。
今年7岁的应沁琳和妈妈一起参与三公里亲子跑,她兴奋地说:“这次跑步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看到江豚的照片和好看的城墙,太有意思啦。”市民代表王女士带着8岁的女儿一同跑步,王女士说:“跑在城墙上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孩子一路问我‘江豚真的会笑吗’,我告诉她,那是长江在笑。希望她能记住这一天,记住保护自然的意义。”
![]()
![]()
活动现场,设置了“长江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影像展”展区,既有江豚在长江中嬉戏遨游的灵动瞬间,也有长江岸线植被繁茂、候鸟翩跹的生态图景,展现了南京在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让现场市民和跑者直观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看着照片里的江豚那么可爱,更觉得我们的奔跑很有意义,以后我们会更主动地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一名完成6公里赛道的跑者感慨道。
![]()
![]()
本次活动继续同步开展线上“云端跑”。截至活动当天,已有超过9万人报名参与,6万余人完成线上挑战,累计运动总里程超过38万公里,用数据绘出一张覆盖全国的“微笑地图”。
南京近年来系统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与江豚栖息地保护,形成“政府主导、科研支撑、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长效保护机制。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通过“江豚书屋”“江豚邮局”“市民观察站”等创新形式,推动公众参与。有专家指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关键在于两端发力——生态系统修复与公众意识提升并重。长江江豚作为长江生态健康的“指示物种”,其生存状况不仅反映水域生态质量,也反映社会文明水平。通过“江豚公益跑”这样的城市行动,让生态保护从专业领域走向公众生活,让“共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
据悉,“江豚公益跑”自2017年首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八届,累计吸引超过30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主办方代表表示:“江豚公益跑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种态度,用行动守护微笑,用坚持传递信念。”本届南京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以“守护微笑,共绘共生”为主线,由江苏省林业局指导,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主办,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承办,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协办。自10月23日启动以来,主题月已陆续开展了“江豚保护号”巡护启航、公众观测志愿行动、生态影像展与青少年自然教育课堂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传播。
(主办方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