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阆中古城北门威德牌坊下,商贾云集的市井中,一对父子商人身披黄马褂,头顶花翎,却肩负起了镇守川北的重任。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春,86岁的天下第一商帮陕西商人蒙顺得知西安将军额伦特在西征中阵亡的消息后,做出了一个改变家族命运的决定。他带着61岁的儿子蒙元亨和31岁的孙子蒙应瑞,向四川总督年羹尧献计献策,请缨协助西征。
此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商人家庭将会创造出历史上罕见的“一门三将二皇商”的阆苑传奇。
![]()
01 商贾世家,崛起于阆中
蒙氏家族的崛起,与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密不可分。蒙顺原本是陕西泾阳交龙堡的商人,常年奔波在古丝绸之路的商业蜀道上。
康熙十八年,蒙顺带领20岁的长子蒙元亨移民到四川川北重镇保宁府阆中城,在北门井区插栈为业。
蒙元亨最初在阆中经营豆腐业,后来得到祖籍湖南的商人之女罗氏看重,开始经营餐饮业和客栈业。由于他办事果断干练,心系家国,被贵人引荐行走于天下商帮之中。
蒙氏父子在阆中扎根后,凭借出色的商业头脑和跨地域的商业网络,生意日益兴隆。他们的商业活动从最初的豆腐、餐饮、客栈,逐步扩展到干货、盐茶、丝绸等多个领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
02 西征建功,后勤定乾坤
康熙五十九年的西征之役,成为蒙氏家族命运的转折点。清军此前两次西征均遭遇失败,“十万将士西征,就有六万兵将途中遇伏血洒边疆”。
在这样的困境下,清廷急需可靠的后勤保障和新的战略。
时年86岁的蒙顺和61岁的蒙元亨,主动请缨承担起大军粮草筹措与后勤保障任务。他们利用遍布在全国川陕晋的商业网络和人脉资源,奔波于川陕晋徽等地,筹集兵马粮草。
蒙氏父子出色地完成了后勤保障任务,为清军胜利奠定了基础。而蒙元亨之子蒙应瑞更是在绰马喇之战中献奇策,临危受命以副将衔挂帅亲率500余精兵组成满汉敢死队突袭敌营,一举扭转战局,创下“一箭定乾坤”的军事奇迹。
![]()
03 破格封赏,商人获殊荣
西征结束后,康熙帝对蒙氏家族给予了超常封赏。蒙顺赐名蒙善宇、蒙元亨这两位商人,因在西征中的后勤保障功绩以及蒙应瑞的战功,被贵赠“骁骑将军”,封“一品大商”,赏赐头品顶戴双眼花翎及黄马褂。
蒙应瑞则从岀征时授权正八品外委千总越级提拔为署副将(从二品),后任湖广镇筸总兵官(从一品)。
康熙帝还御赐阆中城荒野四处封地——元戎第、元戎蒙公祠、元戎蒙家菜园、元戎蒙家山庄,以及御笔镏金宅匾“元戎第”。
这一封赏在清代官僚体系中极为罕见,形成了独特的“商戎并举”格局。表面上,这是清廷对蒙氏家族功勋的褒奖,实则蕴含着康熙、雍正两帝对川陕地区军政商贸综合治理的深远谋略。
![]()
04 商戎并举,镇守阆中城
获得封赏后,蒙氏父子虽然身为商人,却实际担负起了镇守阆中的重任。清廷对他们的特殊安排体现在三个层面。
在职能设计上,实职武将蒙应瑞负责川北防务与官兵训练,而拥有“一品大商”和“骁骑将军”头衔的蒙顺、蒙元亨则利用商业网络督察川陕商贸、调节物价、保障物资流通。
在信息传递上,蒙家凭借直达皇权的“密折”权利,可绕过地方官僚体系直接向皇帝汇报川陕军政商情,形成了特殊的监督机制。
在象征意义上,康熙御赐“元戎第”宅匾并将阆中北门今威德牌坊附近街道更名为“迎恩街”,强化了蒙家作为皇权在川北代理人的政治象征。
![]()
05 政商智慧,治理显优势
蒙家将“商戎并举”的独特身份赋予了他们超越一般地方官员的治理能力。
蒙元亨行走天下商帮期间,曾多次平息区域性物价波动,协调解决商帮纠纷,维护了川陕主要商路的畅通与安全。
在边疆防务方面,蒙应瑞的军事角色与其家族的商业资源形成了战略互补。雍正五年至六年(1727-1728年)的川北防务整顿中,蒙应瑞严格训练士卒,同时通过家族商业渠道秘密调查军官贪腐情况,将结果直接呈报雍正帝,促成了一系列人事调整。
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蒙氏父子凭借商人的灵活身份与军事权威的双重加持,在调解民族纠纷、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甚至与少数民族通婚结亲,赢得了少数民族信任。
![]()
06 传承发展,蒙家将精神
蒙氏家族不仅自身成就斐然,更重视后代教育。蒙元亨悉心教导子孙,传承蒙家将之忠勇与智慧。
蒙应瑞在守卫阆中的七年期间,协助促进了川北道署的重新建立,参与了川北道“保府九属”军政格局的制定,这一格局持续了近200年历史。
蒙应瑞后来调任京师、江西、广东、湖北、湖南等地任职,最终担任湖广镇筸总兵官驻扎今凤凰古城。在湖广任上,他开放商贸边贸繁荣、盐税减免,兴修水利、拓展河道,建设书院,恢复文物古迹,改善民居生活,促进汉苗通婚,军民共建。
蒙家将的精神也延续到了第五代。蒙应瑞之孙蒙得正在乾隆五十六年抗击廓尔喀战役中杀敌立功受伤;蒙得正之子蒙恩诏承袭军职,因公献身边区。
![]()
阆中古城北门的威德牌坊虽然是新修建筑毅然矗立,但这个地方曾是川陕蒙家,三元大将军同时迎恩拜将的地方,附近街道也因蒙氏家族原因名为迎恩街。蒙家桅杆大院这座门阔五开间的元戎将军府邸,连同占地两万平米的元戎蒙公祠,已随着时间流逝。
但蒙氏父子作为商人却承担镇守阆中重任的传奇,仍在这座古城与历史文化的记忆里流传。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商戎并举”,何为商人的家国情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