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台海局势,这几年大家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尤其是大陆军力飞速发展,海军舰艇像下饺子一样入列,空军战机越来越多,外界总爱猜解放军要是真动手收复台湾,得花多长时间。各种专家和智库的评估满天飞,有的说几天,有的说几周,甚至几个月,但这些看法大多基于军事实力对比和模拟推演。
![]()
去年5月,台湾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在节目上直言不讳,说台湾最多撑4天,这话一出,立刻在两岸炸锅,岛内绿营有人骂他是汉奸,他还告上法庭,最后对方赔了20万新台币。说实话,这事反映出台湾内部对防务的焦虑挺深的,毕竟军事实力差距摆在那,解放军要是全力出击,时间不会拖太长。
先从张延廷的背景说起,这位老将不是随便吹牛的。他1960年生在台南,家境穷,年轻时就进空军幼校,毕业后一步步爬到空军副司令,还拿了国防大学政治系的硕士和博士,是台湾空军里少有的学者型将领。退役后他转教书,当清华大学的讲座教授,常在媒体上谈国防议题。2024年5月20日,赖清德就职时拒认两岸一中,大陆随即在5月23日至24日搞了“联合利剑-2024A”环岛演习,这次演习覆盖台湾周边海空域,检验多域协同和对陆打击能力。
![]()
张延廷上节目时,就针对这个演习分析,说解放军节奏快,策略是速战速决,先点穴战打关键目标,再瘫痪战毁指挥系统,最后斩首战针对领导层。他算了笔账,演习两天,放宽乘以2,台湾顶多4天,因为解放军不用先封锁,就能直接转实战。这观点不是他一人独创,早有美方前官员说无美国干预下台湾只撑2天,台湾前国防部长冯世宽则乐观点,说能撑2周以上。
![]()
为什么张延廷这么看?主要看两岸军力对比。台湾军力全球排22位,现役17万,预备役150万,国防预算超168亿美元,有741架军机和117艘舰艇,但这些数据比起大陆差远了。大陆解放军现役超200万,海军舰艇数量世界第一,空军有上千架先进战机如歼-20和歼-16。
台湾装备老旧,主战机是上世纪80年代的F-16和幻影2000,维修人员缺,武器来源杂,兼容性差。士气也是问题,岛内民调显示51%民众觉得台湾撑不过乌克兰的100天,很多百姓不愿上前线,觉得政客和富人先跑,自己当炮灰。美援也不靠谱,1996年台海演习,美舰就停在台湾东边100多海里外,没敢进海峡。现在美国推“间接战略”,更不愿直接卷入。
![]()
张延廷的话一出,岛内反应激烈。2024年6月,退役陆军少将于北辰在节目上骂他是汉奸败类,张延廷不服,提起诉讼。案子拖到2025年6月,法院判于北辰赔20万新台币。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反映台湾社会分裂,一方觉得张延廷说实话,另一方觉得他灭自己威风。但从军演看,他的评估有道理。
2025年大陆又搞了“海峡雷霆-2025A”演习,重点练查证识别、警告驱离和拦截扣押,针对海运封控,还包括远程火力打击港口和能源设施。东部战区发言人说,这是对赖清德谋独挑衅的回应,检验区域管控和精打要害能力。演习中淡化登陆,强调打封结合,用海军和海警优势封锁,栈桥式登陆平台已实用化,能在不宜抢滩的地方运部队。
![]()
除了张延廷,其他评估也多。台湾退役将领帅化民说,要是大路第一波导弹洗地没顶住,三天定胜负,因为天然气储备只够11到14天,断电断气工厂全停。防空导弹数量远不如大陆火箭军库存。国民党前立委蔡正元更直白,说90天是给美国军火商面子,实际两周都悬。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报告说台湾易在90天败北,但张延廷强调速决。
CSIS智库2023年推演台海战争,说如果美日介入,三周左右中国军队败,但代价高,美军损失大,航母沉没,飞机毁几千架。中国军队胜的概率大,但得付出高代价。2025年CSIS更新,说如果中国在台南站稳,战争变持久,像二战意大利战场,每条河每座山都打。
![]()
总体看,解放军收台时间取决于策略。如果速决,几天到一周;如果持久,几个月。但多数评估偏短,因为实力悬殊。张延廷实话刺耳,但接地气,提醒台湾别自欺。两岸未来靠智慧解锁,避免战争大祸。统一是民族愿景,但方式和平最好。话说回来,台海和平不是导弹换来,得靠对话和互信。
再深挖点内涵,这事不光军力,还涉地缘。美国视台湾为遏华棋子,但利益优先,不会为台湾打世界大战。中国经济挑战大,但军力稳升,法理上台湾是中国领土,国际上越来越多国家认一中。2025年中美博弈加剧,中国金储备囤积,防西方制裁。PLA强调信息化战,整合太空和精确火力,断敌指挥。台湾缺这能力,预备役虽多,但训练不足。
最后,台海不是抽象游戏,关乎千万生命。张延廷的话像警钟,提醒大家面对现实,别活在信息茧房。两岸同根,战争输家是百姓,和平才是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