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台湾版西安事变:谁将扮演张学良第二

0
分享至

作者|时事热点观察者


最近刷新闻,估计不少人都被学者高志凯的一番话惊到了——他在公开场合直言,台湾该来一场“西安事变2.0”,还抛出个炸场的问题:“谁会是第二个张学良?”这话一出口,立马在舆论场掀了巨浪,支持者觉得“说到点子上”,反对者骂“异想天开”,中立的也忍不住琢磨: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要知道,西安事变可不是普通历史事件,1936年那个寒冬,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西安扣下蒋介石,那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至今听着都让人热血沸腾。正是这一“兵谏”,硬生生扭转了当时中国的命运,促成了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成了刻在民族记忆里的救国壮举。如今,高志凯把这把“历史钥匙”掏出来,想打开台湾问题的锁,到底是对统一的迫切期待,还是脱离现实的危险幻想?今天咱们就坐下来,把这话里的门道掰开揉碎,好好说道说道。



一、西安事变:历史剧本能否重演
先回头看看1936年的西安事变,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光景?日军铁蹄踏遍东北,华北危急,整个民族都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悬崖边。张学良手里握着东北军,背井离乡的苦楚、国土沦丧的屈辱,压得他喘不过气。正是这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让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和杨虎城联手发动兵谏。说白了,那是民族矛盾盖过了一切,是生死关头的破局之举。
可今天的台湾问题,能和当年一样吗?显然不一样。台湾问题说到底,是解放战争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再加上这些年外部势力时不时插一脚,早就成了个“复合体”——既有内部的统独分歧,又有外部的地缘博弈,远比当年的局势复杂。硬把“西安事变”的模板往台湾问题上套,就像拿着旧地图找新地址,根本对不上号,纯属刻舟求剑。
更关键的是,张学良当年的代价有多惨重,很多人可能没细想。兵谏之后,他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一到南京就被扣押,从意气风发的“少帅”,变成了深宅大院里的“笼中鸟”,后半辈子基本都在软禁中度过,整整五十多年,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全耗在了孤独里。历史早就告诉我们,靠一两个人的“英雄主义”,根本解不了这种结构性的矛盾。现在有人幻想着台湾能冒出个“张学良第二”,靠一场政变就能推动统一,这简直是忽略了最基本的现实:两岸关系的主流是和平发展,不管是武力冲突还是这种“突变”,最后受苦的都是两岸老百姓,只会带来无尽的动荡。
二、高志凯的“惊雷”:弦外之音何在
可能有人会说,高志凯就是随口说说吧?还真不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位学者向来以敢说、敢碰敏感议题出名,平时说话就跟“手术刀”似的,专挑要害戳。这次他提“台湾版西安事变”,表面上是拿历史做类比,实则话里藏着三层没明说的信号。
第一层,是对台独势力膨胀的焦虑。这些年,蔡英文当局一边偷偷搞“去中国化”,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一边勾连外部势力,买武器、搞“过境外交”,一步步把台海局势推向危险边缘。高志凯这话,其实是在敲警钟:再这么下去,台湾迟早要被台独分子拖进深渊,该有人站出来阻止了。
第二层,是试探台湾内部的“反正义力量”。他其实是想看看,在台湾岛上,到底还有没有像当年张学良那样,心怀民族大义、敢挺身而出的人?有没有人能抛开个人利益,真正为两岸和平统一着想?这更像是一种“喊话”,希望能唤醒台湾内部的统派力量。
第三层,就是用这种夸张的表述,强行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到台湾问题上。现在社会节奏快,很多人平时忙着工作、生活,对台海局势的关注度没那么高。高志凯故意用“西安事变2.0”“第二个张学良”这种劲爆的说法,就是想炸醒舆论,让更多人意识到,台湾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再拖延的地步。
但话说回来,这种说法的风险也不小。有评论就指出,把复杂到骨子里的两岸关系,简化成“捉蒋戏码”,很可能误导公众认知。你想啊,两岸关系多复杂,就像一团缠满了线的毛线球,有法理的线、民意的线、还有国际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线,哪是抓一个“蒋介石式”的人物就能解开的?更何况,当年张学良能成功,关键是“民族矛盾压倒阶级矛盾”,全国人民都盼着抗日,可现在台海局势里,外部干预成了最大的变量,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盯着台湾不放,就等着找机会插手。这种时候简单类比西安事变,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给外部势力递上“干涉的借口”,适得其反。
三、两岸现实:和平与对抗的拉锯战
聊完历史和言论,咱们再看看当下的两岸现状,说句实在的,现在的两岸关系就像在走钢丝,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勉强维系的平衡,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出乱子。
先说好的方面,两岸的经济融合早就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权威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大陆始终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两岸贸易额都能冲到上千亿美元。台湾的水果、电子产品,大陆人天天买;大陆的蔬菜、工业品,也源源不断运到台湾,菜市场里的摊位、超市的货架,早就分不清哪是“你”哪是“我”了。就拿台南的芒果来说,每年成熟季,一半以上都靠大陆市场消化,要是没了大陆的订单,果农们就得愁白了头。这种经济上的绑定,其实就是和平统一最坚实的基础。
可坏就坏在“经热政冷”的怪圈。经济上打得火热,政治上却僵得像块冰。蔡英文当局上台后,不仅拒绝承认“九二共识”,还处处设置障碍,阻止两岸官方交流。今天搞个“去中国化”的小动作,明天又和美国眉来眼去,买些过时的武器,还美其名曰“自卫”。更让人上火的是,美军舰就跟逛自家后花园似的,时不时开着军舰穿台湾海峡,还派军机去“碰瓷”,生怕台海太平了。
再看看两岸的民意。台湾的民间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态度特别复杂:年轻人可能因为从小受“去中国化”教育,对大陆有点陌生甚至排斥;而老一辈的台湾同胞,还记着家乡的味道,盼着能早点两岸统一,回家看看。至于大陆这边,民意越来越清晰:统一是必须的,这是底线,但大家更珍惜和平统一的窗口,谁也不想看到同胞相残。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台海局势,早就不是咱们中国的“家务事”了。美国、日本这些外部势力,天天盯着台湾,一会儿给台独分子递话,一会儿卖武器,就是想把台湾当成“棋子”,牵制大陆发展。有分析就强调,要是真有人幻想靠台湾内部的一场政变破局,很可能触发连锁反应,到时候外部势力正好“名正言顺”地插手,把台海变成“战场”,那可就彻底乱套了。
四、谁会是“第二个张学良”?伪命题下的真问题
回到高志凯的那个问题:“谁会是第二个张学良?”听起来挺刺激,其实仔细一想,这就是个伪命题。为啥这么说?因为张学良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样俱全。
首先得有“权威地位”,当年张学良是东北军的统帅,手里有兵、有影响力,说话管用;其次得有“民族大义驱动力”,他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愿意为了抗日牺牲自己的利益;最后还得有“历史机遇”,当年全民族都盼着停止内战,他的兵谏正好顺应了民意。
可放眼当今的台湾政坛,谁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先看政客们,整天就想着怎么拉选票,今天喊“抗中”,明天又说“要交流”,全是看风向办事,哪有什么民族大义?就拿蔡英文来说,嘴里喊着“维持现状”,背地里却在搞“渐进式台独”,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政治利益,根本不可能为了统一冒险。再看军方,台湾的军队受着体制的束缚,上面有政客管着,下面有民意盯着,就算有人想做点什么,也根本动不了。还有商界,眼里全是生意,谁愿意冒着风险去蹚这浑水?万一搞砸了,生意黄了,损失的可是真金白银。
就算台湾真有这么个“潜在的张学良”,他也得面对一个现实:台湾社会早就撕裂了。统派和独派天天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在街上打架;年轻人和老一辈的观念也差得远,对“中国”的认同越来越淡。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扭转乾坤,反而可能被台独势力利用,扣上“叛国”的帽子,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更别说,大陆对台政策一直很清晰: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为优先,但绝不容忍分裂国家的行为,“台独”分裂势力胆敢以身试法,必将遭到毁灭性打击。任何“突变”的幻想,都可能打乱和平统一的节奏,反而拖累统一进程。其实,高志凯的真正意图,可能不是真的盼着一场“兵谏”,而是想敲打台湾内部:别等外部势力来解决问题,也别等大陆动手,台湾自己该有人主动站出来,推动两岸对话,化解对立。但历史经验早就警告我们,把国家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某个“关键人物”身上,往往是一厢情愿。
五、统一之路要踏实,别指望“戏剧性救世主”
高志凯的这番话,就像一颗舆论炸弹,炸出了大家对台湾问题的焦虑,也暴露了一些人对统一的“浮躁心态”。很多人盼着统一能快点实现,于是就幻想着能有一个“张学良式”的人物,靠一场戏剧性的事件,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可他们忘了,西安事变的真正意义,不是张学良一个人的“英雄壮举”,而是背后全民族的觉醒——是大家都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抵御外侮。
今天的两岸,需要的不是“张学良第二”,而是持之以恒的交流、互信构建,以及反独促统的扎实努力。统一这事儿,就像种庄稼,得一步一步来,浇水、施肥、除虫,急不来。与其盼着天上掉下个“救世主”,不如咱们两岸老百姓多走动走动:台湾同胞来大陆看看高铁、逛逛故宫,感受一下祖国的发展;大陆同胞去台湾尝尝卤肉饭、看看阿里山,聊聊家常里短。感情近了,共识自然就多了;分歧少了,统一的路自然就顺了。
回头再看,历史从不缺少戏剧性,但国家统一靠的不是运气,不是某个英雄的突然出现,而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历史定论,是法理事实,更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台独分子再怎么蹦跶,外部势力再怎么插手,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与其幻想“捉放曹”的旧戏码,不如脚踏实地地扩大两岸共识、消弭对立,让更多台湾同胞明白,统一不是“失去”,而是“获得”——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获得更稳定的生活环境,获得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
毕竟,和平发展的钥匙,从来都不在某个“张学良”手里,而在两岸人民自己手中。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浮躁,少一份对立,两岸统一的那一天,就一定会到来。这一天,可能不会像西安事变那样充满戏剧性,但一定会来得扎实、来得安稳,来得让两岸人民都满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已成无业游民,前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把社媒介绍改为失业

已成无业游民,前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把社媒介绍改为失业

懂球帝
2025-11-12 07:49:10
3大消息传来,台海生变,赖清德将上审判台,民进党加速转移资产

3大消息传来,台海生变,赖清德将上审判台,民进党加速转移资产

历史求知所
2025-11-11 11:20:03
老校长刘道玉告别式现场:大雁在天空飞出人字,武大师生排队送别

老校长刘道玉告别式现场:大雁在天空飞出人字,武大师生排队送别

阅尽
2025-11-11 11:36:10
演员阿依吐拉去世

演员阿依吐拉去世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56:58
4年1.85亿美金!5年2.4亿美金!里夫斯步步为营,湖人却稳操胜券

4年1.85亿美金!5年2.4亿美金!里夫斯步步为营,湖人却稳操胜券

世界体育圈
2025-11-12 11:13:44
太强了,赵心童连胜世界第2第7,黑球绝杀6-5进4强,将战特鲁姆普

太强了,赵心童连胜世界第2第7,黑球绝杀6-5进4强,将战特鲁姆普

球场没跑道
2025-11-12 08:11:02
朝鲜足球再创世界杯奇迹:男女足U17双双在世界大赛闪耀

朝鲜足球再创世界杯奇迹:男女足U17双双在世界大赛闪耀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23:36:31
美媒:076最让人担忧的不是电磁弹射,而是其恐怖的生产速度

美媒:076最让人担忧的不是电磁弹射,而是其恐怖的生产速度

冷夜说
2025-11-10 19:13:42
生育率跌到谷底,专家预测全错了,老百姓早就心里有数

生育率跌到谷底,专家预测全错了,老百姓早就心里有数

笑熬浆糊111
2025-11-12 00:05:11
黄金税改后的深圳水贝:客流锐减,部分商户已回老家

黄金税改后的深圳水贝:客流锐减,部分商户已回老家

界面新闻
2025-11-11 19:03:09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14:50:17
韩国男星误将“特殊服务”价目表传上网,恐将成为韩国演艺圈年末最大丑闻之一

韩国男星误将“特殊服务”价目表传上网,恐将成为韩国演艺圈年末最大丑闻之一

现代快报
2025-11-11 20:05:03
你这教练当到头了!班凯罗与主帅矛盾不可调和,内部人士道出实情

你这教练当到头了!班凯罗与主帅矛盾不可调和,内部人士道出实情

体坛野秀才
2025-11-11 22:07:48
湖人消息:东契奇剑指mvp,里夫斯遭哄抢,战雷霆出场更新

湖人消息:东契奇剑指mvp,里夫斯遭哄抢,战雷霆出场更新

冷月小风风
2025-11-12 10:32:48
黄晓明的一场家宴,揭露了叶珂的尴尬处境,这一次杨颖赢麻了

黄晓明的一场家宴,揭露了叶珂的尴尬处境,这一次杨颖赢麻了

小椰的奶奶
2025-11-12 02:21:14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后续!女主同款睡裙一夜爆火,超22万人回购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后续!女主同款睡裙一夜爆火,超22万人回购

火山诗话
2025-11-08 17:24:08
TA:巴萨上下都对梅西夜访诺坎普感到意外,他们无人参与此事

TA:巴萨上下都对梅西夜访诺坎普感到意外,他们无人参与此事

懂球帝
2025-11-11 13:00:02
绝了,身材发福+伤病不断!浓眉明着摆烂,球迷错怪了詹姆斯

绝了,身材发福+伤病不断!浓眉明着摆烂,球迷错怪了詹姆斯

阿泰希特
2025-11-12 11:03:17
里子面子全丢了!向佐被爆出轨澳门CoCo姐,没给郭碧婷留一丝体面

里子面子全丢了!向佐被爆出轨澳门CoCo姐,没给郭碧婷留一丝体面

甜柠聊史
2025-09-25 18:24:53
全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杨家玉夺冠,老将刘虹排名第5

全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杨家玉夺冠,老将刘虹排名第5

懂球帝
2025-11-12 11:20:07
2025-11-12 11:55:00
寰宇文创 incentive-icons
寰宇文创
这是一个集文学作品与新鲜事于一体的平台,让我们一起探讨文学的魅力,感受生命的美好吧。
414文章数 1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英国暂停共享"贩毒船"情报 美媒:英美出现"重大决裂"

头条要闻

英国暂停共享"贩毒船"情报 美媒:英美出现"重大决裂"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确诊了白血病=绝症?

教育要闻

区域特色“六堂课”推动平谷教育高质量发展 | 现教沙龙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