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章鱼姐讲热点
编辑 |章鱼姐讲热点
本文共1099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听没听过一个规律?越是心虚的人,说话声儿越大。”美国防部长这番“必胜”的豪言,像极了这个原理。当“最强装备”的自信,碰上新质战斗力的现实,这嗓门里,听出几分焦虑没?
一、高调宣言:“我们将凭借现有装备获胜”
当地时间11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华盛顿的一场活动中,掷地有声地表示:“如果需要,我们将凭借现有装备投入战争,并且必将获胜。” 为了给这番豪言壮语增添说服力,他还特意举了个例子——美国正以“战时速度”推进“金穹”反导系统的建设。
![]()
字里行间,充满了“老子装备天下第一,谁也不怕”的自信。这画面,像极了电影里大佬出场前,总要慢镜头整理一下西装,确保气场全开。
但,世界还是他认知里的那个世界吗?
二、迷之自信?时代已然不同
曾几何时,美国军力全球独一档,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可如今,赫格塞斯部长这番“装备最精良、最强大”的定论,恐怕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 航母舰载机:咱们的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正式入列,实现了技术跨越,一举追平了与美国最先进航母的代差。
- 六代机:在六代机的研发赛道上,美国并非一枝独秀,多个国家都已露出锋芒,竞争异常激烈。
- 无人机:察打一体无人机、蜂群战术等领域,美国的传统优势正在被快速蚕食。
这么一看,赫格部长的自信,到底源于对自身实力的真实评估,还是因为“福建舰”等中国重器的亮相,让他感到必须站出来‘稳一稳军心’?这颇有点“音量不够,嗓门来凑”的意味。
三、“金穹”非万能,王牌武器专治各种不服
部长先生特意点名的“金穹”反导系统,被视为美国的“坚固盾牌”。然而,现代军事科技的博弈,从来都是“矛与盾”的交替升级。
你立起一面“金穹”,世上就注定会出现能把它打成筛子的“利矛”。比如俄罗斯着力打造的“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些超越传统弹道轨迹的“非对称”打击手段,恰恰是反导系统最难捕捉和拦截的噩梦。
所以,把宝全押在一套反导系统上,并指望它能保证“必胜”,这想法本身,就有点像是寄希望于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世上所有的锁——既天真,又危险。
四、真正的强者,从不把“我最强”挂在嘴边
仔细琢磨赫格部长的这番话,还能发现一个更深层的逻辑:美国或许已经无法仅凭一己之力,确保在任何冲突中都稳操胜券。
他没有明说,但现实是,美国如今想打胜仗,越来越离不开盟友体系的支撑——盟友的联合情报、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前沿的部署与打击手段。这恰恰反衬出,其单打独斗能力的相对下降。
这就像一个曾经能独揽所有项目的全能选手,现在需要不断强调“我们团队最强”,才能找到安全感。内心真正充实强大的人,从不需通过喧哗来证明自己;同理,一个真正有绝对实力的国家,其威严也往往体现在不怒自威的沉稳之中,而非敲锣打鼓的自我宣传。
结语:
赫格部长的这番话,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意在安抚盟友、威慑对手。但剥开慷慨激昂的外衣,我们看到的,或许是一个传统强国在面对世界格局深刻演变时,那份无法完全掩饰的战略焦虑。
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靠嗓门赢不来尊重,靠吹嘘吓不退对手。真正的和平与安全,永远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实力与清醒克制的智慧之上。至于谁才是真正的“最强”,战场和实验室里的表现,远比发布会上的口号更有说服力。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