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盛行考古热,都在议论康熙的爹到底是谁?
满清公开的谱系是这样的:努尔哈赤传位于第八子皇太极,以后依次是皇太极的儿子顺治(福临)、孙子康熙、重孙雍正、玄孙乾隆……现在专家有了新说法(据说是用染色体基因技术确定的),爱新觉罗氏的帝脉到顺治就断了,被一个叫洪承畴的人狸猫换太子,康熙是其实的洪承畴的儿子。满清只延续了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3任皇帝,入关后只有一个清世祖,后面都是洪承畴的子孙。
洪承畴何许人也?
咱们从头说。
![]()
满清以6万之众问鼎中原,除了八旗兵能征善战,明朝降将立下了汗马功劳。
献抚顺城的李永芳,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以及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寿之辈,都是一介武夫,对满清贡献最大的当属进士出身的洪承畴。松山之役,洪承畴率13万人驰援锦州,战败被俘,旋即降清。
这个华丽转身来得太突然,崇祯皇帝还以为洪承畴壮烈殉国了,设祭坛于朝天宫前,亲往祭奠。崇祯帝到死都以为洪承畴是忠君爱国的好臣子。
洪承畴事清后,入镶黄旗汉军,坐了几年冷板凳,顺治朝,获重用。授秘书院大学士、经略大学生、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等要职。洪承畴不负所望,帮助满清制定典章制度,出谋划策,他提的建议都是战略级的,对满清入关并稳定政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洪承畴,南明政权不会那么快垮台,满清至少不会那么快,甚至能不能坐稳天下都难说。
洪承畴去世,康熙帝追赠他为少师,赐谥号“文襄”。70年后,乾隆重修历史,虽然对洪承畴多有嘉许,但还是把他归入“贰臣传”。
![]()
事二主,为贰臣,是带贬义的,比奸臣好点,比忠臣差了一个气节,说是汉奸也行。当然这个“汉奸”是要加引号的。评价一个朝代,一个历史人物,要大处着眼,看其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使人民安居乐业。不得不承认,清朝比明朝干得好(清末八国联军啥的,让明朝干,也好不到哪去)。明朝276年,换了16任皇帝,有20年不上朝的,有迷恋木工手艺在后宫干木匠活的。清朝296年,12个皇帝没有太差的。建立全国性政权后,满清仍然保持简单朴实的作风,皇帝的后宫,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八个位分,一般在10人左右。宫女人数,明朝是9000人,清朝只有134人(康熙29年统计)。
另外,中国今天有这么大的版图,都是清朝留下的,明朝疆域要小得多。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先向北拓展地盘,最远处到达黑龙江上游今俄罗斯境内的雅克萨。满清入主中原最后被汉族同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清是带着一份丰厚的嫁妆来中国的。
如果说洪承畴是顺应历史潮流,那史可法算什么?明知事不可为,宁死不降,如果这叫可歌可泣,“扬州十日”又怎么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洪承畴世受国恩,却为敌国效犬马之劳,这么对老东家,难怪他妈妈都要骂他不忠了。
![]()
皇太极
洪承畴降清,也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被俘前他是明朝的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兼蓟辽总督。皇太极知道以洪承畴的份量,如果能劝降他,对明朝士气是一个重大打击,且会起到示范效应。洪承畴在狱中绝食数日,拒不肯降,把来劝降的都骂走了。皇太极派吏部尚书范文程去当说客,范文程改变策略,不劝降,只聊天。范文程是东北汉人,饱读诗书,两人自然能聊到一块去。谈话之间,房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范文程把这一细节跟皇太极讲了:“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一个这么爱惜衣服的人,怎么会不爱惜生命呢?)
皇太极见这事有门儿,对洪承畴恩礼有加,还派孝庄皇后去嘘寒问暖。传说陪睡了,不但有染,还搞出了一个私生子,该私生子后来顶替康熙,当了皇帝。
![]()
庄妃
这个八卦经不起推敲。
一则,满清当时已初具规模,皇太极在沈阳故宫登基称帝,一应礼数都仿效明朝。孝庄是侧福晋,怎么会轻易许人?
二则,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本没有吞并中原的野心(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气数已尽,满清是捡了个大漏),最大的目标,是把清朝势力赶出东北。彼时明朝在东北的防御体系趋近瓦解,只剩宁远(兴城)一座孤城。明清交战,明朝有危机感,清朝没有压力。为了一个败军之将,没必要把老婆搭上。
三则,洪承畴受到重用,是皇太极死后顺治朝的事。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对洪承畴并不放心(能叛明,也能叛清),只给他一个备咨询的闲职,洪承畴有多大用,皇太极是走一步算一步。和努尔哈赤相比,皇太极礼贤下士,但说他为一个不知道以后有多大用的人,卑躬屈膝到揽一顶绿帽子戴头上,未免低估了一个皇帝的自尊心。
四则,洪承畴被俘时年过六旬,孝庄已经41岁了,这个年纪生出孩子的可能性很低。
![]()
顺治皇帝
孝庄生三女一子。独子顺治即位时只有6岁,摄政王多尔衮剑履上朝,一众叔伯阿哥虎视眈眈,孝庄孤儿寡母,这是她最困难的时期。幸亏多尔衮无后且死得早,孝庄精明干练上下关系处理得好,皇太极这支才能传下去。
顺治13岁亲政,24岁就死了(一说董鄂妃去世后伤心欲绝出家了),孝庄辅佐完儿子,又辅佐孙子。顺治死的时候,有4位皇子健在,接班人不再成为问题,即便康熙(玄烨)如传说中的得天花死了,还有三位皇子可选。假设孝庄和洪承畴真有私生子,她也没必要冒巨大风险,把一个非努尔哈赤血统的外姓人塞进宫里以假乱真。孝庄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之女,又不是明朝派去的卧底,这么做,她图什么?又如何避开后宫众多耳目的?
![]()
满清早前是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对繁文缛节不是十分讲究,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事所在多有,孝庄下嫁小叔子多尔衮,正史没有记载,“多尔衮纳肃亲王豪格妻”(叔叔娶了侄媳妇),都是有案可查的。但是,满清就是再不拘小节,在皇位继承这样的大事上,也绝不会马虎过去。定都北京后,清朝基本延续了明朝传统,其中太监制度完整地保存下来。太监是干什么的?整个后宫只能有一个男人,其他男人阉了才能进宫,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血统被污染。没想到又演绎出了狸猫换太子。
按八卦的说法,满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占沈阳、夺辽阳、攻宁远、迁北京……入关不到20年,江山就被一个姓洪的汉族人悄无声息给篡夺了。这玩笑开大了!
![]()
看样子这又是秦始皇故事的翻版。秦始皇焚书坑儒得罪了知识分子,挨整的人对秦始皇恨之入骨,又没别的办法,只好编故事。秦始皇的故事是这样的:卫国商人吕不韦搞政治投机,斥千金助秦庄襄王上位,又把自己有孕在身的爱妾赵姬送给庄襄王,生下嬴政秦始皇。秦国的江山其实不姓嬴,姓吕——你秦始皇不是牛逼吗?连亲生父亲是谁都不清不楚,好好磕碜磕碜你,把焚书坑儒的仇给报了。
满清的黑历史也有不少:跑马圈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头不留发,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些账一直没算清。怎么办?给你也改个姓吧。爱新觉罗的江山,其实姓洪。
反正历史是千依百顺的小姑娘,谁都可以去涂抹几下。
![]()
乾清宫
人物关系比较乱,给大家捋一捋:
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皇太极是第8子,多尔衮是第14子。
皇太极有11个儿子,长子豪格,顺治是第9子。
顺治有8个儿子(其中4个早夭),康熙是第3子。
皇太极大福晋叫哲哲,孝庄是侧福晋,哲哲是孝庄的亲姑姑。
皇太极和孝庄生育三女一子。皇太极死后,儿子顺治继承皇位。顺治年幼,叔叔多尔衮为摄政王,是满清的实控人。多尔衮坠马离奇身亡,顺治亲政,列举多尔衮14条大罪,多尔衮被掘坟鞭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