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仙山”飘香,“仙水”荡漾,千年古县仙游以非遗为笔、山海为墨,绘就“寻味仙游·品鉴仙作”的华彩长卷。11月8日,“寻味仙游・品鉴仙作”——北京福建会客厅推介周系列活动在北京福建大厦启幕。活动集中展示仙游“一县一桌菜”美食文化、非遗技艺及产业资源,以味觉为引、匠心为弦、山水为韵,邀四海宾朋共赴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雅集,品读“东方祈梦圣地”的诗意。
![]()
图为开幕式活动现场(陈溢 摄)
仙游,镶嵌在闽中大地上的明珠,像是“神仙游过的地方”。仙游饮食文化传承着千年文脉,既是日常烟火的注脚,也是非遗文化与传统习俗的鲜活延伸,让舌尖滋味成为触摸仙游文化根脉的重要方式。
数据显示,仙游美食产业正以年均12%的增速蓬勃发展,全县登记在册的餐饮企业超2000家,年接待游客量突破466万人次,其中“一县一桌菜”相关菜品年销售额达8.3亿元。如今,仙游美食正以“色香味形器”的完整体系,成为闽菜文化的重要支脉。
福建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施宇辉指出,仙游之魂,在四重意境中交织:其一是九鲤飞瀑与木兰清溪滋养的生态仙境;其二是千年文脉淬炼的人文气象,从蔡襄墨韵到莆仙戏韵,从“一族九进士”到李耕画派,327处文物遗存编织成“海滨邹鲁”的精神图谱;其三是惊艳世人的“仙作”绝艺,故宫修缮的雕花镂刻间,跃动着非遗匠人传承创新的时代脉搏;其四是山海馈赠的至味清欢,文旦柚的清甜、海蛎饼的酥脆、铁皮石斛的温润,俱是刻进DNA的乡愁密码。
施宇辉表示,福建省驻京办将全方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资源、宣传推广、做好保障,为仙游“仙作”工艺、地理标志农产品及文旅资源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仙作”之巧惊艳京城,让“仙味”之醇留驻人心。
在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的浪潮中,仙游非遗工艺更显璀璨。全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15项,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带动就业人口超20万。据统计,2025年三季度仙作产业发展指数达179.79点,品牌影响力指数同比增长19.8%,“仙作”家具、天然香等品类已形成“大件+小件+香品”的多元格局,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东方使者”。
![]()
图为参会宾客感受仙游产品(陈溢 摄)
仙游县委书记吴海端介绍,仙游曾创下“科甲冠八闽”的辉煌,如今正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去年GDP达748.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总量居全市首位,增速达6.4%。目前有11个国家级、省级品牌落地,仙游已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吴海端指出,“寻味仙游”将山海馈赠化作舌尖乡愁,“仙作技艺”让红木在匠人指尖绽放千年风华。当前,仙游正以“五千五好”发展路径为引领,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县,诚邀社会各界共建“智造新城”。
![]()
图为现场直播带“仙货” (郑志忠 摄)
在随后举行的产业推介环节,仙游县副县长黄智光向在场企业家详细介绍了仙游县重点产业发展和招商方向。他表示,仙游不只有“仙作”木雕那穿越时光的匠心独韵,更有产业勃发的强劲脉动;不只有“九鲤飞瀑”“菜溪云海”的山水诗境,更蕴藏着无限广阔的投资蓝海。如今仙游产业筋骨强健,机遇俯拾皆是,未来气象万千,热忱期盼着海内外有识之士,投资仙游、扎根仙游、成就于仙游。
开幕式现场,吴海端为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第一执行会长、北京仙游商会永久荣誉会长、创会会长张志雄和北京仙游商会会长陈冠伟两名招商大使授牌。随着《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福建省“扩大消费八大行动方案”的深入实施,仙游县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联动”的创新模式,借势北京消费市场辐射效应,精心编织“文化+产业+消费”的三维招商网络。此次授牌的两名招商大使,正是这张网络中的关键枢纽——他们既是深耕京津冀商界二十余载的行业领军者,也是连接仙游与首都经济圈的“文化摆渡人”。
![]()
图为仙游县委书记吴海端向招商大使授牌(郑志忠 摄)
据了解,活动期间还将举办《海峡一碗面》新闻发布会、“梦幻仙境·有一种旅游叫仙游”文旅推介会等专场活动。如今,仙游正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加快走出福建、走向全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指导,莆田市商务局、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共仙游县委、仙游县人民政府主办,仙游县商务局、仙游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协办。(张珂萌 郑志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