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悉尼11月9日电 题:相约进博 拥抱机遇——澳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新华社记者齐紫剑 刘晓宇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0日落下帷幕。率澳大利亚企业代表团到上海的澳贸易部长法瑞尔这样说:“支持创纪录的256家澳企参加进博会,我们将共同寻求发展和拓展市场机遇。”一年前,同样率团的法瑞尔说:“支持创纪录数量的澳企参加进博会,寻求新发展机遇。”在澳大利亚与进博会的故事里,“创纪录”与“机遇”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在这场跨越山海的“进博之约”中,更大的贸易体量、更强的经济互补性以及更深的民生影响,也意味着更丰厚的机遇。法瑞尔说,中国是澳最大贸易伙伴,“比紧随其后的澳三大贸易伙伴加起来还大”,这种关系“为澳各地企业和就业提供了支持”。他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参观澳展馆时说:“很多生意就是在这里达成的。”
本届进博会,一份份合作协议已经在中澳企业之间达成,覆盖乳制品、制药、畜牧、酿酒、零售、物流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进博会让中澳贸易纽带越拉越紧,合作活力持续涌动。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国内消费持续提振,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也让澳企感受到开拓深耕的“紧迫感”。凭借产品优势和互补性,不少企业正积极“抢抓先机”。知名澳企A2牛奶公司在进博会成功签约,其首席执行官戴维·博尔托卢西表示:“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中国业务。”来自昆士兰州本特罗德酒庄的安德鲁·斯科特道出了许多参展商的心声:“中国市场正在回暖,我们希望赶在更多人涌入之前,率先布局。”
进博会带来的机遇,也催生了参展形式的“新设计”,展现出澳大利亚各方对中国市场的深度看好。从国家层面的组织引领,到企业自主参展,再到地方政府强势组团——昆士兰州派出了史上最大规模商务代表团,50多家企业、110余名代表齐聚上海,“昆士兰机遇之地”展馆将众多当地出口商凝聚在“一个充满信心的品牌”之下。
在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昆士兰州生动诠释了“你的机遇,也是我的机遇”这一双向奔赴的逻辑。进博会期间,昆州与京东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贸易与投资落地;通过直播,牛肉、海鲜、葡萄酒、健康产品等触达数百万中国消费者;不少参展企业来自昆州非核心城市,体现中国机遇辐射的广度和深度。
越来越多澳大利亚企业将中国视为重要机遇之地,不仅因为中国是快速成长的消费市场,更因其作为合作伙伴所展现出的确定性与稳定性。《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分析指出:“美国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正推动全球加速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从欧洲到亚洲,各国政府与企业都在深化与新兴市场的联系,以应对潜在关税冲击与供应链波动。”
澳大利亚企业用行动为进博会、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也在每一次握手与签约中,不断收获成果与希望。(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